2)第392章 屈子的绝命诗_我,开局辅佐嬴政,成为六国公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两位将军,国事大于家事,一旦大司马被围,数十万楚国大军,就有可能战死在郢都,到时候整个荆楚之地都没了,哪里还有湘西的屈氏。”

  “两位要为大局着想。”

  英布和季布何尝不知道大局,可屈氏养活着他们,难道眼睁睁地看着让屈氏灭族?

  屈氏一族可是楚国三大家族之一,支撑着楚国的半壁江山。

  季布道:“项将军,屈氏祖地必须救,你要知道,屈撵大人如今出使燕国,还没有归来,要是他听闻祖地都被人抄家了,他如何想?”

  “将军,你给我两千人,我去救援屈氏,让英布随您去消灭百越余孽。”

  项荣叹了口气,现在也只能这样了,今日要是不救屈氏祖地,将来即便是击退了秦军,他们项家恐怕也没有好果子吃。

  屈撵会将他项家活活整死。

  屈氏一族,在朝中盘根接错,屈撵是楚国左徒,三闾大夫又是屈氏屈原的学生景差。

  还有那宋玉,唐勒等人,势力极大。

  “好吧,那季布你带领两千虎影军团,前往屈氏祖地救援屈氏,英布统领剩下的虎影军团士兵,随我北上剿灭百越余孽,保证粮道的畅通。”

  洞庭湖以南,北流的湘江江畔,屹立着一座城,名为临江城(长沙),这里便是屈氏一族的大本营。

  临江城本来并不是屈氏一族的祖地,屈氏一族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氏的祖地封在丹阳秭归县。(今宜昌)

  公元前312年,张仪出使楚国,使楚救秦。

  但张仪却是欺骗了楚王,本来答应送给楚国六百里地,结果张仪否认,说是只送给楚国六里地。

  楚王大怒,派出大将军屈丐与秦国交战。

  秦楚在丹阳一带交战,楚军大败,秦国斩杀楚军八万余,俘虏楚军大将军屈丐。

  楚王再次大怒,再派出大军再次与秦军交战,不料再次大败于蓝田。

  楚王无奈,只能吞下这口恶气。

  终究是,兵家必争之地丹药被秦国纳入怀中,秦国还一并得到楚国的六百里地,设立了汉中郡,并未拿下川蜀打下了基础。

  而屈氏一族,也在这次大战中损失惨重,他们的家主屈丐被俘,于是只能整体南迁,最后在临江城落脚。

  而屈原只是屈氏一族的一员,因为才能出众,被屈氏一族推上了楚国的三闾大夫之位。

  然而,屈原不愿与草包们同流合污,经常惹的楚王暴跳如雷,所以屈原的下场可想而知,不得到重用,接连被贬,都是轻的。

  被贬的屈原,心情郁闷,在湘江流域游山玩水,做出了《离骚》等一系列文章后,听闻自己的国家竟然被秦国攻陷了首都。

  此时的屈原已经年迈,当场气得*。

  无能的将领,无能的大臣,无能的君王……

  不听明白之人的建议,众人奸佞,听信妄言,终究是让秦国灭了国都。

  耻辱,此乃天大的耻辱!

  后来。

  他又听闻楚王逃到了陈地后,无心与秦国大战,夺回国家首都。

  还在奸臣的规劝下,准备偏安一隅,屈原悲愤,随做下《九章、怀沙》后,抱着石头跳入了汨罗江。

  《九章、怀沙》是屈原的绝命诗,希望用自己的肉体的死亡,震撼民心,激励君主,让全国上下一心,再与秦国战,夺回国家的首都,一雪前耻。

  只是,屈原的死,连并未唤醒楚国的民心,更未唤醒楚王的昏聩无能和朝堂大臣们的贪腐。

  也是从这一刻起,沃野千里,带甲百万,强大一时的楚国,渐渐地败落了。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