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7章 事故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回去找表哥他们吧,我们家里的人也够用了。”

  这是什么话,这种事原本是公事,如果拿自家的人手去处理,到时候有个冲突算谁的责任?

  公器私用,私器公用,都容易出问题,所以还是得找宋念,让他从县衙分派人手。

  但倒是可以让沈诚来一趟,这种时候,以县令的名义派来的大夫,名声可比县令家的“打手”强多了。

  三人很快达成一致,一个留下来统领全局,剩下两个去搬救兵。

  宋念正在县衙里和人僵持:

  在他原本的计划中,城门的修缮,可以放在土豆收获之后——这时候已经过去好几个月,收了夏税、秋税,可以稍微留一部分钱拿去修缮城门。

  这当然是不完全合法合规的,毕竟这时候的税收可不存在什么上交一部分、当地财政留一部分之类的说法,都要统一上交,然后等待户部分配。

  而一般来说,交上去之后,像秦州府这种偏远又没太多存在感的州府,就很难得到多少财政拨款了。

  至于秦西县,那就更是想都不要想了。

  毕竟,目前来说秦西县的战略意义就是给整个魏朝种出更多的新粮种,那不就是就是个种地的嘛。

  种地的还想用财政收入去建设基础设施,那你让天子脚下的笼袖骄民们拿什么去提升幸福感和优越感?

  人和人到底是不同的。

  但上有政策,下也有对策,对于不受重视的地方,父母官也有一套办法,反正天高皇帝远,也很难派人去现场调查,而且税收入账这种事,可做的猫腻太多了。

  如今一个最为常见的潜规则就是——提前截留挪用一部分。

  胆子小一点的,截留之后就卖卖惨哭哭穷,说百姓过得苦,税实在收不上来,然后保证分摊到日后的税收慢慢补齐。

  胆子大一点或者有后台的,可以从黄册上做文章,而且鉴于如今的税收不仅仅收银钱,还有麻、绵绢、粮食、盐、茶、矿物之类的东西,这在兑换和运输过程中,就很容易有损失了。

  宋念胆子没那么大,甚至连第一种办法都不想用,可惜他又不能真的傻乎乎地到手多少税收就上交多少,那让其他县令怎么想,就你会拍马屁喽?

  和光同尘嘛,也算是为政智慧了。

  所以宋念决定用第一种方法,截留一部分,先把城门修缮了,然后尽量在两年内把这部分挪用补上去。

  他相信两年的时间,也够秦西县的经济发展一些了。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收到一封信后,宋念只能改变主意了。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