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3章 秦家见闻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媳妇顺着宋筠视线看过去,解释:

  “没法子,开春晚,连草都没多少,秋里我们都存了不少草,都成草干了,羊吃了也不长肉。不过等天暖和了就好了,日子就好过了。”

  关于喂家畜的饲料,宋筠脑海里突然闪过些什么,又很快消失不见,不过她还是暗暗记下来这件事,准备回去查一查,隐约记得有更好的储存青草的方式。

  这个村子并不大,哪怕秦二柱夫妻没有选择近路——因为近路不好走,冬天雪下得厚,盖了动物粪便,太阳一晒结成冰,就成了棕色的、深黄的,颜色深浅不一的冰面。

  到了二三月份,冰稍微有点化,又没化完全,走上去一走一个坑,鞋很快就变得又湿又臭。

  他们村里人,多是穿草鞋,草编的底子,走也就走了,但,秦二柱低头一看宋念一行人脚上的棉鞋皮靴,再一看自己脚上已经露出大脚趾的草鞋,什么都没说,却贴心地换了条路走。

  哪怕绕了远路,秦二柱家也很快就到了。

  秦二柱家两年前刚在村东头盖了房,真要说起来,还是半新的房子呢,不过因为盖的时候用的也都是土和石块,所以即使刚盖好没两年,看着也有些破败了,从低矮的围墙边,怯生生地探出了三颗小脑袋——

  一个八九岁大的、头发枯黄、脸也黑红的女孩;

  一个五六岁左右、脸上还带着鼻涕痂的男孩,整个人又黑又瘦,见陌生人走近,就一溜烟跑开了,活像是只警惕的流浪猫;

  最小的那个女孩连路都走不利索,软手软脚地靠着姐姐,倒是比哥哥姐姐白了一点,但也只有一点,两颊同样被风雪吹得皲红。

  秦二柱家里还有个老头,这是秦二柱的爹,最近过来帮二儿子打几个木头柜子。

  这是早就该打的,可两年前分家钱用来盖房,已经不够了,都是借了亲戚朋友的,所以家里的家具就一直没补齐。

  人手是够的,手艺嘛,在男耕女织的时代,想要方便过日子,就得各种手艺都会一点,所以做家具的手艺秦家也有。

  只是结实木料不容易得,这边山少,离得远,而且多是有主的,你去打个猎摘个野菜,主人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树可不能砍,这是要卖钱的。

  倒是听说有些地方会给成丁多分块林地,提供百姓从生到死需要用到的东西——床、结婚的新家具、棺材板。

  可秦西县没有,没有就没有吧,农耕民族的百姓向来是最温顺的,只要还有一口饭吃,很多事糊里糊涂就忍下来了。

  说回秦二柱家,秦老头正一头一身的木头屑地做柜子,耳朵有点不中用了,也没听到来客的声音。

  宋念的爹是木匠,手艺肯定比秦老头高一些,可浑身木头屑地用手摩挲粗糙木头面的样子,却很像,他有点怀念地驻足,宋老太太同样,其他人就不好催促了。

  就这么等着秦老头被跟进门的孙女们围住,指手画脚地告诉他情况,他才诧异地抬了头。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