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8章 账房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是几个月前的宋家,拿出一笔钱作为入股资金还有些困难,毕竟宋家多数的产业都是固定资产,但这几个月宋家手里的资金还算充裕,留足了在府城郊区买地的银钱,也足以和王家合伙做生意了。

  一切都商量好了,还很郑重地写了契书,两家五五分成,连后续开分店需要追加投资的比例都写得明明白白,李氏还不忘提醒宋念,让他找个妥帖的账房。

  其实王家的铺子,肯定有整套的班底的,可合伙做生意嘛,总是一开始就算得明明白白的更合适,省得日后因为猜忌而伤了感情。

  这时候就体现出宋家根基浅的坏处了,他们一下子都没什么合适的人选。

  要论信任程度,肯定是最信田家人和沈家人,可这两家都没什么会做账会看账的专业性人才。

  要知道,这年代可没什么专门的会计审计专业,账房这个职业,和多数手艺一样,不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匮,就是正儿八经地收徒,一个老账房撑死了收几个徒弟,绝不会闲着没事干开班教学。

  当然了,也有一些举业无望的读书人靠做账房维持生计,可以这年代重文轻理的社会观念,也没多少读书人对数字上心。

  宋念颇为无奈地盘算了一圈,倒是想起来宋家族内还真有一个做过几十年酒楼账房的堂叔。

  这真是……

  宋念一直不愿意用族人,就是怕受那些族老之类的掣肘,而且他一向觉得,家族在你落难的时候只会落井下石,风光的时候又巴巴贴上来。

  他对家族的支持没有期待,既然这样,还不如从一开始就维持井水不犯河水的距离。

  可大概是帮了宋勤这事儿让宋念的思想得到了转变,又或者是他最终意识到,对一个正在上升的家庭来说,很多时候的确是独木难支:

  他如果想不受干扰地读书,他的儿子如果想不受干扰的考学,那必须得培养帮手,不然家中的产业根本没人打理。

  之前还不明显,可如今黎阳县有铺子和田地需要看管,府城也即将有产业,不能可着田家一家人薅羊毛吧。

  宋念又仔细回想了一遍那个当账房的堂叔以及他的家人,要说起来,这个堂叔当年的确也没落井下石,不过也没为宋念家撑过腰就是了。

  这一点倒还好,左右他并不指望对方对他们家多么忠心耿耿,只要能做好账房、和王家派来的掌柜形成制约就成。

  宋念问了母亲的意思,宋老太太和这家的老太太倒是走得比较近,甚至比宋念还了解这家人,连人家的几个儿子因为父母偏心有不和都清楚。

  有不和啊……宋念敏锐地觉得这是个好的切入点,不受父母重视的儿子,更渴望得到挣钱的机会,只要这个二堂哥得到他爹一半的真传,宋念就更乐意聘请堂哥而不是堂叔。

  同辈总是比长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