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2章 感触_美利坚娱乐天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看到那首诗,也会深有感触,那么或许你会明白这一章想要写什么。

  这一章写的是留守儿童。

  华国约莫有6000万的留守儿童。

  何为留守儿童:

  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那么华国有多少儿童呢?

  约26000万儿童。

  早期数据显示,华国的留守儿童相当于一个鹰国人口总和。

  造成留守的原因有很多:

  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

  华国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

  这个世界是平等,而又存在阶级的。

  根据调查,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其中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背景介绍完毕,转回正题。

  秦旗听着梁燕的诗,顿时感觉不是滋味。

  他突然很想开口问梁燕,自己算不算她的朋友。

  但他又怕问题的答案太过残酷。

  这个世界,有些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

  梁燕她是幸运的。

  现在开始走入好学校,甚至连老师都开始夸赞跟不上学习进度的她。

  再比如黄多多,小小年纪就弹奏一手钢琴。

  与她相反的是,华国还有6000万留守儿童守着空屋,一年也见不到自己的父母三两次。

  钢琴?

  别开玩笑了,有那玩意父母还至于不远千里万里去赚那辛苦钱嘛。

  这也是为何秦旗能亲自接送,就亲自接送。

  多增加一点点温情温存,对小孩子都是一件好事。

  既然选择了领养,那肯定是要当做自己家人来看待。

  不过梁燕的诗着实让秦旗内心感触。

  这一刻,他决定对华国留守儿童做点什么。

  比如捐赠。

  捐赠是一种慈善,捐赠的方式也非常简单:送钱。

  画面匆匆,秦旗就来到了大凉山。

  与一众扶贫办,基金会外派,还有助理,以及大小干部一起,踏入大凉山的山区之地。

  依旧是没有摄像头,只是七八人开了两辆车,在起起伏伏的土路上摇曳,然后停在了山头上。

  山区的留守儿童真实的生存状况,这一幕展现在秦旗眼前。

  路,是没有路的,房子,也是木头搭建而成的老旧危房。

  整个村子,不是孤寡老人,就是屁大点大的儿童。

  鸡鸣犬吠中,一种仿佛上世纪的贫困扑面而来。

  秦旗一声叹息,迈步朝前走去。

  这次他是自己来的,所以没有带上安妮。

  为何不带上安妮,也主要因为山高路远,旅途太过于艰难。

  下了飞机后的秦旗坐了八个小时的车,最后才来到这么一个山旮旯里。

  村办一身简朴,带着一众人朝前走去。

  很快,数人就来到了一户农家。

  这农家全木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