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章 喜闻讯,心思量_极品明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种想要捧腹大笑地冲动,虽然别人不能理解他这位太上皇是乐得发了神经,还是乐极生了悲,但是朱祁镇却明白自己在乐啥,乐的正是那明中期,自己的偏宜儿子朱见深登基为帝之后的中后期声名赫赫,名垂千古的泥塑六尚书,纸糊三阁老。

  里边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有两人,一是万安,一是刘吉。

  万安据说他小的时候挺聪明,遗憾的是他长大后,把所有的聪明都用在了钻营上。明正统十三年考中进士,授庶吉士。后来,他靠巴结明宪宗的宠妃万贵妃而当上了内阁首辅,更有人说他是因向明宪宗进春药得宠而当上内阁首辅的,故讥之为“洗[***]相公”。

  万安虽然身居大明王朝内阁首辅的高位时间长达十年,但他无所作为,被称为“万岁阁老”、“纸糊阁老”。不过,万安只是一个油滑的小人,而不是一个十恶的坏蛋,他做首辅时还做过一件好事,就是顺应当时的情势请求宪宗废除了西厂。

  而另外一位刘吉也不得不提,因为此人的品行跟万安差不多,但还有一点要强于万安,就是脸皮的厚度,绝对在万安之上。

  明代弹劾成风,言官也喜欢管闲事,刘吉这种人自然成为了言官们的主要攻击对象,可这位仁兄心理承受力好,言官说了什么权当没有听见,所以江湖朋友送他一个雅号“刘棉花”。何意?棉花者,不怕弹也!

  这位官至大学士、内阁首辅(宰相)的仁兄,他尸位素餐,精于营私,因此屡遭谏官弹劾。但他靠逢迎皇帝、勾结宦官,排挤打击弹劾他的人,得以在内阁任职十八年。

  其时曹御史及欧阳旦等一批人,不断弹劾他,但刘吉的官却越做越大,人们奈他不得,这说明了明朝的吏治已经糟透了。当时由于明宪宗经常不理朝政,所以内阁中另一位叫刘翊的老兄,基本上也是每天混曰子。

  至于下面的六部尚书,每曰也是坐在衙门里喝茶聊天,啥事也不干,所以当时人们说内阁三成员(万安、刘吉、刘翊)是“纸糊三阁老”,说六部尚书是“泥塑六尚书”。

  就是在他们这群人还有一票宦官方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成功地将大明朝再次推向了衰败的深渊。

  而这其中,与那位把朱见深给迷得神魂颠倒一辈子,去世之还,还让朱见深也黯然神伤郁郁而终的万贵妃有着莫大的关联。

  而除了这些,万贵妃的手腕的的确确不可谓不强悍,不但将那朱见深给收拾得服服贴贴,更是让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敢跟她吊歪的。

  这样的本事,若不是因为大明朝的女姓的地位已不如汉唐之时,说不定,又会蹦出一位明朝版的则天女皇来也说不一定。

  “万贞儿……”朱祁镇想到了这,不禁又小声地嘀咕起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他真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