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7章:扯虎皮的赵秀才_大明皇长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机会,真的是机会吗,难道不是赵秀才特意布下的漏洞?

  李老四可不敢去赌,他的命只有一条,现在费了这么大的心思,跑到这万里之遥的海外欧洲,不就是为了自由逍遥,无法无天的享受人生。

  真就犯不着去跟赵秀才拼个你死我活。

  “好了,我方才说的话大家都记在心里,既然赵秀才入了君士坦丁堡,而没有追捕我们而来,说明暂时不用担心这么多,时刻关注一下动向就行了。”

  “如今的君士坦丁堡刚刚解除被奥斯曼大军围困的危机,赵秀才这般过去,肯定是有什么谋划,估计一段时间内不会管我们了。”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先把买卖做起来,这一路上的奔波,本钱都耗费了不少,进账却没几个,长久下去可不行,仅仅靠这周边的赋税,养活不了哥几个。”

  “只是为了一顿饱饭,咱们何苦来这头。”

  “赶紧把咱们的火器作坊开起来,如今这地界四处都在打仗,咱们的火器不愁没人要。”

  李老四是个聪明人,当初从安南走的时候,就带了数个驻扎在安南的大明火器匠人。

  这就是他生财的根本。

  虽说是掳来的,但这路上也没亏待,到了这爱琴海南部,购置了这古堡后,还给那些匠人大师傅都配备了貌美的欧洲女人,也算是简单的收了心。

  爱琴海南部这块,曾经也是属于拜占庭帝国的区域,是重要的通商路口和要塞,火器做出来后,可以更快的销售出去。

  不得不说李老四在群英商会待了那么久的时间,还真不是白干的。

  当然这跟朱英的培养方式有关。

  当初朱英在西域的时候,除了注重思想教育这块,对于手下的培养也是很上心,尤其是在储备人才这块。

  得益于这样的培养方式,李老四也学了不少东西。

  尤其是在朱英入宫后,这些往日里的中坚成员,也要开始要接受文化的熏陶。

  李老四从大字不识,也变得懂了几分文采。

  当初在大明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许多人都在抱怨学了没用,还整天累个够呛。

  宁可去打仗,沙场上决生死,也不想对着那斗大的字苦读。

  如今到了欧洲,才发现自己当初学的东西有多么的重要,甚至于回想起来当初在群英商会的一些事情,脑子更是像开了窍般,明白了很多道理。

  这样让李老四的心中更加清楚,他们曾经的东家是多么的有先见之明,自己跟东家的差距,真就是天壤之别。

  虽说学习拉丁语没有赵秀才那么厉害,但至少现在李老四等数人日常交流没有太大的问题了,哪怕是偶尔说错词,基本的意思能够表达出来。

  君士坦丁堡。

  赵元弘的心思显然没完全放在李老四的身上了。

  因为他感觉现在的欧洲,真的存在着巨大的机会。

  他好像找到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