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采访的波折_和明星老婆的恋爱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系列繁复的手续,四人才得以进入发布会现场。

  现场布置得极其隆重,但格局却非常简单,超过300平米的宴会厅被泾渭分明地切割成两块。

  一块是发布会的主席台,背景板上醒目地写着“郑喜林导演新作,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立项开拍发布会”的字样。

  主席台下便是记者席,摆了至少上百张折叠椅,一时还显得颇为紧凑。

  此时,各大媒体的记者都已经抵达现场,但主席台上还空空如也,只有一个工作人员拿着话筒在维持秩序。

  徐闻看了看表,现在才不到9点半,离发布会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

  进到这里,老白就没时间再照顾他这个菜鸟了,一边在想着抢占最黄金的拍摄位置,一边叮嘱邓麟和高子俊一会儿采访和拍照的注意事项,整个人严肃认真得很,和平常那个嘻嘻哈哈没正行的他完全不一样。

  徐闻也被三个前辈的状态所感染,收起了不耐烦的情绪,认真投入到稍后的工作当中。

  发布会很快开始。

  其实说是发布会,但因为电视剧只是立项,连演员都还没有确定。

  所以今天如此隆重的场面,也只是作为隐退五年之久的老牌导演郑喜林,正式复出的一记号角声而已。

  所以发布会一开始,不管是台上出品方、制片方的发言,还是后面记者的提问,基本上都是冲着郑喜林去的。

  这位郑导现在也快60岁了,但现场的表现,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谈起自己筹拍《红楼梦》的初衷和准备时,左一句“年少时的梦想”,右一个“从艺路上的指明灯”,差点就要泪洒现场了。

  总而言之,虽然这场发布会并没有什么实质内容,但因为郑喜林的复出和言谈中满满的情怀,还是让参会记者收获满满、不虚此行。

  不管对哪位记者来说,这都是一趟能交活的好差事。

  老白一行当然也不例外。

  别家记者光凭发布会上的内容就可以交稿,更别提他们早联系好了制片方,得到了对郑喜林的独家专访机会。

  为此,老白和邓麟做足了功课,准备了挺长时间。

  邓麟到《娱乐周刊》上班也有五年时间了,是编辑部数得上号的一根笔杆子,也是老白手里最好用的一员大将。

  老白作为组长,干的是运筹帷幄、统筹协调的大事,早就用不着自己下海采访。

  所以今天的采访任务,就交到了邓麟手里。

  邓麟的准备也十分充分,但采访明星和采访名导不同。

  明星大多浅薄张扬,而名导基本上都是有深厚的艺术底蕴和经历见闻,所以气场会更强大一些。

  因为这点区别,采访过至少上百位明星的邓麟,今天史无前例地紧张了。

  前面还好,后面因为郑喜林有点疲倦,神情透露出些许不耐烦,叫邓麟没来由地慌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