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四十三章 举家_慕南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了阁的姑娘吗?我怎么也要顾着我的婆家啊!我不可能总呆在京城。您都知道京城不能呆,得想办法另辟蹊径,我不可能放着阳光大道不走,非得在那烂泥坑里蹲着吧?”

  姜镇元听着不由笑出声来。

  “你心里明白我就放心了。”他叹息着摇头,道,“我先前怕你多心,准备和你商量之后再决定走的日期。既然我们都想到一块去了,我想你肯定早就我盘算好了我什么时候走最好。我就听你的安排吧!至于你说的把你大伯母带过去的事,还是要缓一步好。镇边的将军家眷通常都留在京城,你大伯母这个时候随我走不太合适。等过些日子,我在那边安定下来了,把你大伯母、姜纵和姜含也一并接到辽东去。”

  也就是说,姜镇元准备在举家北迁,不再回京城了。

  这样一来,姜宪可就真的成了远嫁的姑娘,难得见到一回娘家人了。

  姜镇元之所以迟了两天才来见姜宪,也是因为这原因。

  以姜宪的聪明,她怎么会不明白。

  前世,姜家就为她放弃了远离中枢,割据一方的机会,今生,她怎么还能让姜家做出如此的牺牲。

  姜宪笑道:“您别担心我。以我的性子,难道还会在李家吃亏不成。您直管去辽东,等您在那边站住了脚,我到时候带着李谦去您那爬山去。”

  姜镇元到底有些不放心,姜宪向他保证了又保证,姜镇元只得点头同意。

  姜宪寻思着这件事还不能由她提出来,而且还事不宜迟,否则廖修文逃回了辽东,筑城墙,广蓄粮,他们难还真的和他去对峙几年不成?

  送走了姜镇元,姜宪让阿吉去请了汪几道过来。

  汪几道一路急行到了御书房。

  姜宪就把想让姜镇元去辽东平乱的事对汪几道说了。

  汪几道立刻就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道:“国公爷仍国之栋梁,朝中肱骨,若是离京去辽,京城怎么办?”

  若是让他带了心腹将士过去,除了廖修文却又多了一个比廖修文更厉害的的姜镇元,等到姜镇元平息了辽东的战乱,朝廷拿什么挟持他?他们岂不又纵容出个靖海侯?

  他是决不对答应这件事的。

  “若是要平乱,我倒觉得杨俊更好。”他继续道,“让杨俊挂个兵部侍郎的衔去辽东平乱,等到他搬师回朝,直接留在兵部好了。这样既可以对杨俊有所交待,也可以安心民心——国公爷这些年来守卫京城,又打败了鞑子,在京城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很好,的确不合适此时离京。”

  “说来说去,你就是不同意国公爷去辽东嘛!”姜宪淡淡地道,“可我就想让国公爷去辽东平乱,一来可以将功赎罪,堵住那些言官的嘴。二来镇国公府这几年损耗太大,得找个地方补补元气。这辽东,镇国公是非去不可的。你看这件事该怎么办吧?”

  汪几道气得脸色铁青。

  什么叫做“镇国公储这几年损耗太大”,赶情姜镇元去院落不是去平乱的,而是借着打仗的名头去捞钱的。姜宪所军政大事当什么了?把朝廷当什么了?

  “我觉得还是杨俊去辽东平乱更好!”汪几道想也没想地道,“镇国公府若是这几年的日子实在是艰难,我们可以再商量,却不能把辽东当成钱袋子!”

  ※

  亲们,今天的更新!

  不好意思,写得太晚,还来不及校对,先贴草稿了。

  ※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