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页_熊猫刑侦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痕迹十分相似。

  第二,死者的手机都不见了。

  最后决定性的证据来自于法医的报告,根据两位被害人脖子处的勒痕可以确定,两人是被同一根绳子勒死的。

  法医说:“就像学校里孩子跳绳用的麻绳,会有一段被包裹橡胶来增加重量和摩擦力,这段胶皮容易破碎。这两根绳子的这块胶皮破得一样,绳子某段的纹路也一致。”

  根据以上信息,将两宗凶杀案进行串并。该案件升级为,连环杀人案。

  至于两起案件的不同,程斌解释说:“凶手进步了。”

  就如我们学习走路煮饭一样,凶手也会学习杀人。第一次杀人后可能在网上查询了相关信息,在第二次时改进了手法与反侦察手段。而两次差距如此之大,充分证实了第一次是冲动杀人,或许也是第一次犯案。

  那时凶手还未准备好,现在,他成熟了。

  第10章消殒在午夜的生命(6)

  从皮包里的物件很容易地找到被害人的信息。

  死者名为徐佳莹,

  二十七岁,

  是一家著名五百强公司市场部的员工,

  职位是总经理秘书。

  徐佳莹很会打扮,

  留下的照片都漂亮得和电视上的明星似的,

  因生前常与媒体打过交道,

  在媒体的帮助下,

  她被害的消息如同洪水一般席卷了整个网络。不知媒体从哪儿得到的消息,已经公布这是一起连环杀人案,有那么几天,

  到处可见错误的案件信息及网友自制的离谱案情分析。

  “说得都和真的似的。”程斌路过俞任杰的桌子,看见他电脑屏幕上的论坛帖子时,这么讥笑道。

  郝晋阳后知后觉地拍了个马屁:“就是,

  他们懂什么是连环杀人案么!”

  连环杀人/系列杀人的概念为:两起及以上涉及杀人行为的相关联案件。

  连环杀人案总是能引起社会极大的兴趣与恐慌,

  影视作品中也反复出现类似案件来吸引眼球,似乎全世界铺天盖地都是邪恶的犯罪。事实上,

  在所有的犯罪中,

  谋杀只占了1%的比例,

  连环杀人又只占了其中的14%。在严禁枪支的中国,

  这个概率还要更低。

  既然是同一凶手作案,

  侦查便从两方面入手:调查徐佳莹的社会关系(寻找与她有仇或能因她的死亡得益之人),

  以及寻找徐佳莹与卢冰的相交之处。

  刑侦二队于第一时间与被害人家属进行了谈话,受害人母亲告诉警方,女儿未婚并无男友,

  平日里不住在家中,

  而是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一居室独自生活。她与的女儿关系比较生疏,两人有时一个月才见一两次,并不知女儿在案发当日的行踪,更不清楚谁会杀害她。

  问及朋友关系,徐母只能给出几个高中同学与邻居的名字,称自从大学毕业后便对女儿的生活失去了掌握。而在死者家中并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