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军工之总设计师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安平又对波波涅夫提出了其他方面的要求,例如各类飞机、舰船、导弹、通讯设备等等。波波涅夫对吴安平的意图感到疑惑,但毕竟吴安平愿意为此付出数十万美元的报酬,客户就是上帝,所以他还是很快完成了这些课题,对于他来说,这简直就是捡钱。

  波波涅夫不知道的是,在他从吴安平这里捡钱的同时,吴安平也系统地完成了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军事工业的规划。当然,波波涅夫给出的设计即便再先进,也不会是军队装备的唯一选择,但正因为这些设计的存在,吴安平生产的军事装备将拥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可以避免大面积仿制后世装备带来的军备混杂问题。

  仿制还是要仿制,但有了自己的主干,仿制便成了枝桠,再不会造成军工系统的混乱和困惑。

  这些资料吴安平暂时只会交给军工人员研究用,并不准备很快将里面的设计和生产设备实现出来,原因其实很简单,这些设计太先进了,一旦暴露很可能反而使列强大受启发,如果进而研制出什么新式装备,那就太悲剧了。只有等到拥有足够的科技、工业、经济实力时,吴安平才会考虑将相应的装备制造出来,那时候相信他已经不再担心遇到任何挑战了。

  所以现在甚至将来短期内,吴安平需要的武器装备还只能是杂牌,甚至不能是太先进的杂牌。

  于是吴安平在波波涅夫的帮助下,拼凑出了第一条坦克生产线的生产设备,这条生产线将用来生产日本二战前期使用的97式坦克,也就是那种让吴安平忍不住笑出声来的“豆丁”坦克。不过这种坦克波波涅夫帮助做了少量的优化设计,主要集中在引擎和装甲上,使之成为了一种很另类的快速坦克,被吴安平命名为26式坦克。

  26式坦克的设计数据如下:战斗全重7800kg,车长,车宽,车高,最大公路速度62km/h,最大越野速度45km/h,最大行程380km。乘员3人,主要武器为1门坦克炮和1挺重机枪,装甲8-10mm厚,爬坡度40-50度,通过垂直墙高,越壕宽,涉水深。

  形状上,其实26式坦克与日本97式坦克有了很大区别,初步有了现代坦克的雏形,它的装甲虽然厚度没怎么增加,但强度却增加不少,其实最大的改变在于速度,它简直比汽车跑得还要快。

  要指挥坦克部队,无线电收发报机是必须配置的,吴安平趁机要求波波涅夫给出了几种短波和中波军用电台的设计,这种设计基于美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s-38型收发报机而来,功能类似,体积却明显小了一些。以发烧友的名义,他立刻定了两千多台这类型的收发报机,其中坦克上用的就有五百来台,不过钱没花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