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八八章 谁都得晕(1)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妇女、孩子还得暂时留在乡间。但这些人也不好打动,不是忙于耕种刚由临时政府分下的农田,就是已在考虑还需多长时间,做工的家人才能从陇东集团那里分期买套房产,全家都搬到城里去住。

  有口粮保障,西北人的吃饭已不成问题,有义务教育、养老及医疗保险、媒炭补贴”又解决西北人大半生活问题,而解放军不扰民反严厉打击匪乱及无赖乡痞,又使治安得到根本好转。在这种情况下,西北无论哪个阶层,如果几乎都是在忙着增加收入,使自己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很少有人会跟着搞什么运动”拼命折腾。

  李大创通过一些党员的口述,并亲自验证过一些说法,这才明白甘陕特支委的人为何苦恼,也才明白刘伯坚三人的申诉其来有自”这确实是从没出现也从没预想过的新问题。

  通过一路西行,细细观察西北的变化”他在无法不赞叹的司时,也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他很敏锐的发觉,西北蕴藏的力量之大,实际远超任何人想象。当然,他有些欣慰,这毕竟是中国的西北,西北的力量毕竟是中国的力量,但他司时也有此恐惧,因为无法预料吴安平将会把这股力量导向何方,如何其站在革命的对立面,那或许又将造成中国最大的悲剧。

  思虑越多,思考越深,李大创就越重视吴安平。某种程,这种重视甚至超过对当前北伐有可能折戟、国共有可能决裂等问题的关注。他已经意识到,相对于波澜壮阔的大革命,或许西北给中国带来的变化要更深刻,这才是中国最大的变局,司时也是最大的变数。

  无论此行的目的能否达成,李大创都知道自己这趟西北来对了。

  无论政治立场是否一致,在民国几乎所有的进步青年心目中,李大创都始终是一位值得敬仰的先驱。虽然已经不能简单地用“进步青年。”来形容此时的吴安平,但实际,他仍保持着当初的一些心态,其中就包括对李大创的敬仰之情。

  李大创到西峰,吴安平本想立即亲切接待,没想到却遭李大创拒绝。与吴安平商谈,李大创暂时还没准备好,所以由宣侠父接入陇东饭唐,和刘伯坚、宣侠父、邓晓平三人住在了司一个跨院。

  这正是吴安平希望看到的。与此司时,他也推拒一切事务,专心准备会谈的功课,用心研读那些涉及这一重大历史转变时期的时政资料及学术文章。和李大创交流革命理论,三歌吴安平绑在一起都不够资格,但他能取巧,通过记忆、背诵和简单分析,或许有可能成功扮演一个洞悉历史、无所不知的理论大家。

  在陇东饭店,李大创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冲击,吴安平无从知晓,他也没多此一举,派人探察李大创、刘伯坚、宣侠父、邓晓平四人的谈话。但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