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六章 西北乱战(15)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桥梁,沟通陕西与山西,促进经济的融合与繁荣。阎锡山对此估计会怀有戒心,但时日一长,经济利益便会凸显,到时他想必反会成为拥趸。

  第二,将绥远西北临时政府,晋军撤出,由解放军进驻。这一条阎锡山估计也会答应,毕竟绥远还有西北军驻留,奉系又对其虎视眈眈,晋军真正只能控制绥远一部分区域,拿解放军退出晋西做筹码,他其实不算吃亏。

  第三,确定山西与西北临时政府的金融合作方案,能设立统一的金融系统最好,如做不到,最起码要应允互设银行。这一条估计阎锡山肯定会反对,如其反对,解放军还要加大军事压力,迫其答应。

  只要能做到互设银行,凭借甘陕超强的工业实力、商品供应能力及资本力量,足以间接控制山西的经济。当然,吴安平的本意并不在此,更多是想阻止阎锡山滥发银元卷及军票,促进山西工商业发展,并使之与甘陕融合,间接达到促进山西民生的目的。这无所谓高尚,如果立志于国家,有些事便需要做在前面。

  这三个条件顺着安柄朝、新十六师张翼城,向阎锡山的专使做了转达。

  不过,为逼迫阎锡山答应这些条件,解放军的进攻并未立刻停止。第十六师张翼城部两个团,已离开韩阳及阳城,分别朝永济、芮城缓慢行军;靳鹏率第六师与渡河完毕的新十七师裴永亮部,长途奔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吉县和乡宁;而梁冠英的第十师也将渡河之意表露无遗,并开始在炮火的掩护下搭建浮桥。

  留给阎锡山的时间不多,最起码阎锡山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前两条根本不用看,他立时就能答应,但第三条确实为难,他召集太原军政两界首脑、智囊,并连同各大银行、钱庄的东主,进行了几个小时的商讨。军政两界虽不免有人危言耸听,但迫于局势,还是倾向于接受,但银行、钱庄的东主有些明确支持,有些却死命反对。

  阎锡山拿不定主意,因为持反对意见并态度最为坚决的,正是他的家族产业。他们或许不明白吴安平的良苦用心,但绝对清楚此事一成,许多银行、钱庄非被挤兑关门不可,首当其冲的正是阎家的产业。

  直到梁冠英部渡过黄河,并攻占兴县的消息传到太原,阎锡山才终于下定决心,将反对的声音置于脑后,还是命原来那位专使,与围在永济城外的解放军张翼城部取得联系,答应全盘接受吴安平开出的条件。

  消息传至西峰,吴安平大喜过望,遂命令入晋各部全线停火,暂时驻留原地,等待西峰方面与太原方面的交涉。

  这时已是十三日凌晨五点,阎锡山和吴安平都是彻夜未眠。不过,吴安平却不是为等阎锡山的回复,他更多是在等银川方面的消息。昨日入夜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