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一章 波澜(2)_铁幕1925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除了赵元贞、狄世襄、胡毓威这些甘肃省政要人,城内监牢之中,也正有人在议论时局及突然崛起的解放军。自甘军攻破兰州,就有不少人被张兆钾投入了大牢,其中既有西北军系统的人,也有共产党甘肃支部的人。

  驻甘西北军被甘军击败,除刘郁芬中流弹身亡,其他如第二师师长孙良诚、第四旅旅长梁冠英、第五旅旅长张维玺,以及戴靖宇、丁振国、张印湘、倪王声等人,都被张兆钾俘虏,暂时关押在牢中。除了这些人,甘肃省长薛笃弼、警务处长赵席聘,因同属西北军系统,也遭到清洗,同在牢中。

  共产党方面,甘肃特别支部被张兆钾一网打尽,宣侠父、钱崝泉、张一悟及一些核心党员都在狱中。

  张兆钾为迎合北洋联军的“讨赤”口号,攻破兰州后,派甘军大搜全城,抓了不少共产党员。不过,就算不为迎合北洋,张兆钾还是会动手,因为这些共产党员除了宣传革命思想,还在协助西北军整顿部队,本身就站在甘军的对立一面。

  北京政变后,冯玉祥数次邀请孙中山北,一时博得社会普遍同情,但实际,冯玉祥并不理解孙中山事业的意义,他对国共两党及苏联的政治态度,其实是出于实用主义考量。

  当时,西北军虽然控制北京,但在政治既没有掌握中央的任何权力,军事又承受着奉系的巨大压力。冯玉祥急需扩充军队,但既无金钱又无武器,所以只能向国民党靠拢,并由此而从苏联取得军火武器,舍此别无他途。

  共产党、国民党、苏联也将冯玉祥的国民军作为联合的对象。冯玉祥接受左翼力量的一些建议,如在部队中开展政治工作,允许国民党组织在国民军中公开活动等等。有鉴于此,左翼政治力量均认为冯玉祥有较大的进步,共产党也认为西北军倾向革命,是一支区别于奉直军阀、较为进步的军事势力。

  而右翼势力则攻击冯玉祥及西北军“赤化”,在华的外国记者都不再称冯玉祥“基督将军”,而改称他“赤色将军”。但实际,冯玉祥及西北军的政治表现有复杂的背景,其“进步”的局限性极大,功利实用色彩颇浓,往往处境困窘时与左翼力量联系较多,反之则少。苏联顾问也抱怨说:“冯在军中对政治工作严加限制,只是在需要和符合冯的利益时才许可。”

  尽管如此,冯玉祥与北洋其他军阀相比还是有区别的,他没有列强背景,并始终表现出坚决的反帝立场和爱国热情。所以,国共两党与苏联,虽明知冯玉祥的政治态度左右摇摆,仍希望能加强影响,将他及西北军改造过来。

  冯玉祥就任西北边防督办时,李大钊在北平接见了宣侠父、钱崝泉等人,安排他们去张家口帮助西北军整顿军队,并开展政治宣传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