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1章 丢掉了讲故事的能力_电影教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是斯特拉学派和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的东西,其中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吸取了很多京剧的东西。不过国内的表演系,京剧的东西基本上都被扔掉了。很好笑吧,我们遗弃了自己的戏剧传统,西方的大师却视之为珍宝!为什么会这样?”

  台下的学生们都愣住了,没想到张然会问这个问题,都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自己的好东西不珍惜,却被别人视为珍宝?

  “最近几年大家提到国产电影就摇头,觉得难看。很多人在说,现在的导演不会讲故事,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其实中国电影本来是会讲故事的,49年到66年这期间的电影在电影史被称为十七年电影,这个时期的电影故事讲得很好,比如《小兵张嘎》,《地道战》,现在去看依然觉得很看。我们是有讲故事的传统的,也不是没有好故事,《花木兰》是我们的故事,好莱坞拿过去拍成电影,卖到了全世界。为什么我们现在不会讲故事了呢?

  刚才说到八十年代国内出现了逆向民族主义思潮,电影圈也是如此,学欧洲电影,特别是法国的新浪潮。电影圈出现了去戏剧化运动,旗帜鲜明地反对电影中的戏剧性,反对情节性和故事性。

  在这股思潮的带动下,中国电影开始消减戏剧性、弱化矛盾冲突、强化视听造型。那些故事薄弱的艺术电影赢得了一些喝彩,但不为普通观众所接受,比如陈凯哥的电影。而那些坚持戏剧化情节性的影片,却因为是娱乐片而备受歧视。中国电影市场出现了一种现象,去戏剧化的影片票房惨败,但媒体上却是一致吹捧;而电影票房大卖的情节片,主创人员却备受贬低。

  李邵红导演给我讲过一个事,87年北影厂准备试水商业片,任务落到了他们几个年轻导演身上。现在北电导演系学生要是有哪个告诉他,有电影可拍,可能会兴奋得裸奔。但那个时候都不愿意拍,你推我,我推你,最终推到了李邵红身上。李邵红委屈得直哭,你们太过分了,太欺负人了,为什么让我去拍娱乐片?”

  在场的学生都笑了,觉得不可思议,这太夸张了吧?

  张然没有演讲稿,完全是自由发挥,想到哪里说到哪里。不过作为表演系的老师他话条理清楚,而且节奏把握的相当好。说一段严肃的,又讲一点好玩的,整个演讲一直就在轻松之中进行。

  “听起来很好笑对吧,但事实就是如此。李邵红导演十分委屈的把电影拍了出来,就是轰动一时的《银蛇谋杀案》。在去戏剧化思潮的影响下,中国电影在创作实践中、电影评论中、电影教育中,故事和戏剧性被轻视,甚至是嘲笑和蔑视。20年过去了,现在中国电影开始市场化,需要商业片,但报应来了,20年的去戏剧化让中国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