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章拼刺的代价_最强区小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技巧和“杀戮快感”,培养军人习惯血腥味和杀人的习惯,简直无异于恶魔。

  而反观中国军队,由于师从的是德械装备的路子,重视火力对抗,所以国.军对拼刺战术并没有上升到必修的高度。而偏偏中国军队学德军只学了一半,国内军工产业落后,重火力武器特别是火炮、自动武器的装备差的太多,一个师的都赶不上人家德军一个建制营标配,所以实战中很容易就会被日军突破火力,冲上阵地,形成血腥残酷的白刃战。

  这一点其实从中日两军的步枪配备上就能看出来:中国军队追随德军走了“步枪短型化”的路子,中央军装备的中正式步枪,尽管还针对日军白刃战设计了加长型刺刀(国.军刺刀40厘米,日军刺刀30厘米),但加装刺刀后中正式步枪全长也不过米,而日军三八式步枪带刺刀则全长米,相差超过10厘米。一寸长一寸强,对刺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实战中,国.军的中正式步枪刀尖还没碰到敌人,自己就已经被鬼子刺中了。

  再加上国家贫弱,国.军士兵稀饭、小菜的一天两顿,甚至还多有饿肚子的时候,很多士兵都骨瘦如柴、体力太差,形同饿殍。而小鬼子虽个子矮,但人家国家重点供养军队,有吃有喝,长得壮实,体力也更强,拼起刺刀来也更猛。

  训练比不上,武器比不上,体力还是比不上。如此几方面综合下来,中国军队拼刺往往会吃大亏。在后来抗战最大规模的白刃战——石牌战役中,日军突击大小高家岭阵地时,与中央军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残酷白刃战。战斗最激烈时整个战场都没有枪声,只有刺刀刀刃相格声,双方士兵的嘶吼和惨叫声,还有刺刀透体的噗嗤声交织在一起,万分惨烈!但事后统计,此战中央军战死23,550人,日军死伤仅3,500余人,双方战损比接近7:1,虽然其中也有武器差距造成的因素,但就算打折计算,日军刺杀的实力起码也抵得上三四个中国士兵。

  毕竟中央军还算是中国军队中训练好、装备好、后勤供应好的。相比各省地方部队和八路军就更加的窘迫,与日军对阵拼刺,付出的代价也会大上许多!

  总结也是自省,仔细分析了中日两军的优劣,在座的队员都对白刃战有了清醒的认识。当然,实战也表现了这一点,拼刺造成的死伤这么多,就连身高体魁的谢大柱都一个照面就受了伤,小鬼子的白刃战确实不好对付!

  陈龙自觉没有早一点给大家讲透,那样也许会减少此次战斗的伤亡。深深自责之余,他下了死命令:“往后不到弹尽粮绝,绝对不准主动发起拼刺。否则,军法从事!”

  “队长,那......拼刺训练——”胡大康多少有些失望,他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