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 西夏的前后今生_我刚编的论文竟然成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楚,我大概知道一些,当时是西夏,辽,金,宋并列的阶段。”

  “奥,后来西夏是被蒙古灭国了。”

  林辰对于西夏的了解,还是从金老爷子的小说天龙八部知道的。

  虚竹和西夏公主不得不说的故事。

  当然,还有西夏太后李秋水......

  至于其他详细的事情,几乎没有怎么涉猎过。

  历史学的学生也几乎没有学过这方面的知识。

  最多提一句几国并列的事情。

  唐老师:“西夏国的研究也是一门国际显学,在西夏学的研究中,我们的成果和研究并不算多。”

  “国际显学?和甲骨文一样吗?”

  甲骨文成为显学,是因为大量的甲骨文流失海外。

  林辰进行逻辑对比,不禁猜测西夏国的文物也流传到了海外。

  毕竟,华夏有太多的文物都流失了。

  唐教授点头道:“是的。”

  “大量的西夏学文献都被罗斯独占了,嘤国、德国也有不少的相关资料。”

  唐教授扼腕叹息道:“这件事情,还要从十九世纪初说起。”

  于是,接下来唐教授为众人谈起了西夏学研究的前世今生。

  蒙古征服亚洲的时候,手段十分的残酷。

  其中,许多民族和国家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西夏,就是其中的一个国家。

  因为蒙古的措施,导致西夏的文化,历史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按照华夏的传统,后人会给前世修史。

  元朝修史的时候,修了金史、宋史、辽史,诡异的是,没有修西夏史......

  因此,长达五百多年,没人了解西夏。

  到了清朝嘉庆九年,一位处于人生低谷的书生张澍,因病辞官,回到家乡武威。

  他内心苦闷,闲居在家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喊上几个好友,一起去城北的清应寺散心。

  几人在寺中闲逛,偶然发现偏僻之处有一个碑亭,碑亭前后都用砖头封死,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张澍金石造诣不俗,好奇心起,便喊来住持询问:“这碑亭内是什么碑文?”

  住持:“我也不知,故老相传这个碑不能随便开启,一旦开启会有风雹之灾。”

  林辰听到这里,心中有种熟悉感。

  这好像和水浒传开头,有点类似啊。

  洪太尉释放魔君。

  后面的事情走向几乎一样。

  张澍不依不饶:“拆封若有祸事,我一力承担,和住持无关。”

  说罢便和朋友佣人开始拆砖。

  住持看他们心诚【人多】,也只得作罢应允。

  结局是好的。

  没有想象中的天地变色,风雹来袭,也没有水浒开篇那样那一道黑气滚出散作百十道道金光,只有一个一丈高的石碑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也叫凉州碑,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块西夏文和汉文并存的石碑,借由这块石碑的对照翻译,世人才可以在失传几百年后,重新认识西夏文字。

  张澍在发现凉州碑后,对西夏文化有了巨大的兴趣,准备自己写一部西夏史,于是便开始收集编纂相关材料。花费巨大努力收集到了六大捆材料,但是在一次出游的过程中,被家人以为是废纸烧掉了!

  林辰愕然,随后惋惜道:“真的太可惜了。”

  “后来呢?”

  唐教授道:“后来,隔了许久之后,真正使西夏历史重现天地的是罗斯的人。”

  “当时大量的西方人涌入华夏,到处找寻文物。”

  “在这个背景下,他们也来了。”

  ps:求月票。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