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一章_皇后命不久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奈忠臣。

  说到底,虽然太皇太后不肯相帮,但她也仍旧是王家和王康最大的倚仗。有两殿在,有梁王在,王康不相信皇帝真的敢对他怎么样。毕竟,若是大罪,抄家流放,王度身为亲弟定然也跑不掉,两殿绝对不会允许。若只是小罪,那更是轻易就能赖掉。事到如今,罪证已经落入皇帝之手,便没有后路,只能咬死了不认罪,滚刀肉一般拖得一时是一时,最终必然会有人救他。

  皇帝似是气到了,微微发笑:“真是好一个赤胆忠心的三朝老臣。如此说来,朕手中这些证据,你是半点不认,两位御史遇袭,也与你无关了?”

  王泷也忙跪地大哭:“两位大人遇袭事出突然,父亲身在朝堂,如何能知?至于所谓的证据,不过是那二人一面之词,是否真有其事根本未经查证,父亲身处高位,难免有小人谗言构陷。还请皇上命人加以详查,也好还父亲一个清白。莫要使忠臣含冤。”

  他们父子是权高人大胆,更演得一手好戏,都到了这个地步,仍是一副受尽百般委屈的良臣模样,若是不知情的人看了,怕是心里都要生出疑问,莫不是当真冤屈了他。

  与王康交好的几个大臣也纷纷跪地:“皇上,中书令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为国为民,死而后己。臣等都信他是清白无辜。平业坊略偏僻,或许是有歹徒贼人出没,伤及二位御史。亦或是哪位御史与人结仇,才招惹了杀身之祸。无凭无据,或许只是巧合,怎好将此事怪罪到中书令身上。”

  方昊一直在旁边静听,此时插了一句:“回皇上,那些黑衣贼人已被臣的亲兵拿下,如今还留在原地由亲兵看守。人证既在,若仔细查探,必然能查明来历,看到底是御史大人之前的仇家,还是现在的仇家。”

  这话颇有深意,众大臣一噎,下意识偃了旗息了鼓。刚才方昊只说救人之事,他们便以为伤人者已经逃跑,谁知居然留下了活口,事情仓促,王康若要杀人灭口,一时定然请不到外人,很大可能动用的是自己的人手,有人证在,倘若真严查起来,怕是不好轻易脱身。

  王康脸色数变,后悔不已,他压根没有杀人的念头,最坏的打算也不过是绑了两人私下偷走证据,再逼迫他们改口。御史乃是言官,地位非同小可,一旦沾上御史的血,必定后患无穷,若非不得已,他并不想给自己招惹一个大祸。只是也不知是哪里出了岔子,竟落得这么个意外的局面。但皇帝跟前,这些念头他不敢表露分毫,只是悄悄侧头去看王度,想让弟弟来帮忙,见王度一幅眼观鼻鼻观心,似乎事不关己的模样,便暗恨起来。

  “如此甚好。”皇帝一声轻笑,“萧郅。”

  萧丞相面沉如水,俯身道:“臣在。”

  “尚书令与中书令乃是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