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3章 西伯利亚秘密军火库_变身绝色女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母皇的成长度越来越高,对于各种珍稀资源的需求量也越增加,其中高纯度的核材料对于它现阶段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并且直接关系到下一次蜕化的成功几率。

  所以早在数月之前,幻骊就在网上开始收集几大常任理事国的核武器情报,特别是这些大杀器的生产与储藏基地,其中又以俄国和米国为重点探查对象。毕竟这两大国的核武器数量最多、质量也最高,可以更好地满足母皇本体的需求。

  以智慧分体那强悍异常的黑客手段,各大国不少极度机密的信息都被它顺利挖掘出来,经过综合分析整理,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情报资料。

  在初次看到这份详实的资料文件时,饶是以赵星岚的心理素质,都有一种浑身凉的可怕感觉。

  因为两大国明里暗里丢失的核弹数量,比起外界所知道的要多得多了。特别是在核武库的管理与日常维护控制方面,两大国的军方人员远不像公众认为的那样训练有素、严谨细致、怀着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据已经公开的资料显示,冷战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两个级大国多次丢失过核武器,其总数量多达六十枚,而且并不是所有的核武器都丢失在茫茫大海或者荒无人烟的地区。

  1958年2月,,米国一架47轰炸机和一架86战斗机在佐治亚州沿海上空相撞。机上一枚重达76oo磅、长3,6米的氢弹遗落在大西洋里,从此下落不明。

  1968年,美军一艘潜艇在大西洋亚尔群岛海域沉没,当时潜艇上装有两枚带核弹头的鱼雷。

  1989年4月7日,苏联“共青团”号核潜艇在大西洋北部沉入海底,艇上69人中有42人丧生。当时沉人大洋17oo米深处的还有两枚带有核弹头的鱼雷。因为水深和技术条件限制,苏联军方几次试图打捞都未获成功,迄今这两枚鱼雷还在大洋底处沉睡。

  类似的事故还有不少,其中多数核弹丢失都是由海洋上空生的空难酿成的。冷战初期尤其如此,因当时技术条件所限,米国载有核武器的战略轰炸机所携带的燃料有时不足以使其跨越浩瀚无涯的大西洋,以至于途中燃料耗尽,无奈地坠入大洋。

  而且根据统计,冷战时期的携带核弹的军用飞机失事往往生在穿越格陵兰、濒临地中海的西班牙、扶桑和阿拉斯加上空这4条航线上。种种迹象表明,在临近这4个地区的大洋深处至今都还沉睡着为数不少的核弹。

  由于核弹所处海域水太深,即便以现在的技术条件都极难打捞,只会白白浪费大笔资金和人力物力。而且很多核专家都认为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海底的核弹应该都已经失效了,恐怖分子们更不可能有机会得到这些核弹,因此两大国的军方也就听之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