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不宜修行_通天图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老人一番长谈并传授了些虚云诀的入门功法后,苏迈便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凡人修真,本是逆天之举,欲以肉体凡胎与天地相通,谈何容易。

  千万年来,多少人意图超脱轮回,一登仙界,踏上这修真之道。

  然而大浪淘沙,真正能有所成就者,亦不过万中之一。

  而大多数更是尚未入门,便已放弃,究其原因,亦不过修真界最为看重之资质差异罢。

  天地灵气,充盈世间,无处不在,却又无迹可寻,欲将这羚羊挂角般的灵气引入体内,除了机缘,而重要的是体质和根骨。

  若资质极高,体内气脉流畅,则可在极短时间内感应到天地之气,少则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也能有所领悟。

  而资质低者,脉息庸塞,气血不畅,则穷其一生或也难有所成。

  这就是为何修真界各派在授徒时须经望气术验体,非有一定资质不收的原因了。

  毕竟按常理而言,若无修炼的根基,再多努力也是白费。

  而此刻的苏迈,在踏入修行的第一步时,也遇到了多数人共同的困惑。

  这虚云诀本是木叶祖师传下来的不世奇书,乃是道家先天秘术。

  较之普通的修行之法自是其深如海,而同样,其修行难度也要艰涩得多。

  书中开篇记载:

  虚云仙诀,传之上古,问道于天地,成不世奇功,然道生万物,亦源于万物,欲成仙道,须求之自然,不可强取,慎之又慎。

  其后便是修行之法,教人如何引导自身气脉流动,如何将气息洞开,与天地灵气相交,进而引导进入体内,为我所用。

  苏迈曾随天随子修习御寒之法,对经脉之道倒也颇为熟悉。

  遂依法诀而行,将体内经脉中散布的气息缓缓引至丹田,凝成一体,谓之百川归海,气沉丹田。

  而后自上而上,依次将各要穴散开,凝神静气,按书中所言,呼吸吐纳,以感应天地之气。

  如此一周,苏迈只觉全身酸痛,仿佛将身体抽空一般,而那天地之气却似根本不存在,毫无所感。

  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这天地之气若这么容易感应,一次就成,除非千年一遇之奇才,为修真而生之辈。

  不过自不可能是他,不然早就被宗主选走了,又怎会沦落至此。

  约莫半个时辰,苏迈感觉身体酸痛稍缓,便重来了一次。

  结果一如初试,他倒也不急,倒头便睡。

  第二天大早,天尚未亮,苏迈便爬了起来。

  昨日枯心道人授其虚云诀时提到,一日之计,灵气最为充沛之时在寅卯之交。

  此时正值日夜交替,天地间气机旺盛,最便于感应,苏迈记在心头,早早便已醒来。

  深呼吸几次,苏迈满怀期待地依法施为,结果依旧令人失望。

  灵气依然没有感应,而刚聚到丹田的气息不一会也已消失无踪,留下的只是一如昨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