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招农民工_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轧钢厂是要盖房子,不是为了找麻烦,提前说好其中的关系,还是有必要的。

  安家庄不一样,目前还算是农村,这叫什么,村与村之间农民协调工作,也不算进城,等于打了个马虎眼,擦边球。

  “同志,我报,我报,小点声,我回去跟家里说一声,再喊点人过来,给我留点位置~!”

  听到这位年轻干部喊的这么大声,老农立马紧张了起来,可能是怕名额被别人抢了,扯了扯他的袖子,低声解释道。

  “不行,不行,你要报,我们厂里会通知你们村里,你在咱们工地干活,你呐,直接坐咱们的车去建筑工地,东西都那边都准备好了,不能回去喊人,村里人都过来了,村里的活谁干,一个村就几个名额~!”

  人事科的干事一听,立马摇了摇头,还回去通知,拉人头,立马也跟着紧张了起来,一个村来个三四个就够了,多了,村里壮劳力都来了,人家气不过,万一把轧钢厂告了,也是惹麻烦。

  一个村几十上百户人家,抽调三四个壮劳力,不会影响到秋收工作,干工作归干工作,人事科不能给自己找麻烦。

  “报不报,不报就下一个~!”

  看着老农还是在犹豫,紧张到草帽都被抓的有点变形,人事科的年轻干部,态度并不是多好,朝旁边挥了挥手,示意后面的人上前。

  “我报,我报,同志,我是我房山县城关公社小西庄的,我叫毕二斤~!”

  本来是打算来城里走亲戚的毕二斤,此时声音都有些颤抖,要不是听亲戚说,城里招工,还招附近农村户口的,他真不敢相信,天上会掉这好事。

  对,哪怕工资并不多,对他来说,也比回去强,一年到头,赚不到多少钱,搏一搏,万一学会盖房子,那就真赚大发了。

  看着身后还有那么多人排队,咬咬牙后,毕二金用力点了点头,决定不回去了,还回去干啥,来回坐车得花钱,万一没了可就错过了。

  “哝,在这签字,不会签字,就摁个手印,先到那边车边上等着,也可以去给村里打个电话,工作地点在东郊亮马河,可以提前跟他们知会一声~!”

  毕二斤签完字后,还有些迷迷糊糊,看着轧钢厂的大门,咽了咽口水,目光直勾勾的看着门卫室门口摆放的电话机。

  这就可以拿工资了,虽然不是铁饭碗,但还是令他这个种地种了二十年的老农跟做梦一样,如果不是人家单位就在这里,恐怕都以为碰到骗子了。

  “喂,喂,康支书,是我啊,二斤啊,我现在在东直门这的红星轧钢厂,他们厂在亮马河盖家属楼,要招工,我,我报名了~!”

  “不是,不是正式工,是临时工,对,在东郊亮马河,他们说会通知你们,我这马上坐车过去了,麻烦您跟大丫说一声,甭担心我~!”

  这一天,轧钢厂附近的村落,但凡装电话,基本上都得到了这条消息,也只能骂骂咧咧,村里少两三个壮劳力,也算不上伤筋动骨,核实过后,也只能说说轧钢厂太鸡贼。

  至于城南城北和城西,待人事科的人摸过底,骑车趟过一圈后,基本上也都收到了这条消息。

  对于城里的居民来说,大夏天,烈日下盖房,是个不够体面的工作,工资还比较低,比正常临时工还低几块钱,算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工作,问的比较多,报名的人就很少。

  但是对于京郊附近种地的农民来说,那就比较划算了,能报上名,一家人也比较高兴,没报上的,也不至于太过难过,最多叹口气,别人运气好了点。

  这就是轧钢厂想要的效果,算是在波澜不惊的京城,投了一颗小石子,掀起一阵小小的涟漪。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