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生死看淡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57章946生死看淡

  在后世,知道“湖广填四川”的人颇多,但是“江西填湖广”,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江西填湖广,始见于魏源的《湖广水利论》。

  系指以江西为主的长江下游人口向中游地区迁徙的移民运动,据说最早出现于五代,明朝达到高潮。

  江西移民占江、浙、闽、皖、赣五省迁至湖南,湖北的移民总数的六成,在两湖各个地区,江西移民占有的比例又有差异,自东向西递减,适与地距江西之远近成正比。

  在洪武年间湖北地区的一百七十四万总人口中,土著人口占四成,移民人口占六成。

  根据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统计,在湖北的九十八万移民人口中,江西籍移民约为六十九万,占总人口的七成。

  湖南在洪武年间的二百七十八万各类在籍人口中,元末及洪武年间迁人的民籍和军籍移民达七十三万人,占当时全区人口四分之一。

  起因,则是元朝末年湖广地区是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以及朱元璋―陈友谅厮杀拉锯的主要战场,由于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田畴荒芜,十室九空,无论是北方移民还是土著居民已经寥寥无几,人口随农民逃荒外省和大量死亡而急剧减少,并允许“插标占地”,因此而奏响了历史上有名的“江西填湖广”的宏伟史诗。

  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即明初大移民,其中,“江西鄱阳瓦屑坝”、“山西洪洞大槐树”、“南京杨柳巷”和客家人之源“福建宁化”并称为中国明代四大移民的集散地,也是寻根之地。

  其中,中国有两亿人的祖先是江西鄱阳县瓦西坝出去的。

  明初移民时,官府在瓦屑坝设局驻员,饶州府各县移民沿乐安河、饶河到达鄱阳瓦屑坝集中,然后发放“川资”,编排船只,乘船驶出鄱阳湖到达湖口。

  然溯长江而上,迁入湖广,或顺长江而下,迁往安徽及其它省份。

  而在二三百年后,清朝朝廷又组织了一次类似的大移民活动,也就是“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据说有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在移民行列之中,前后历时百余年,从清康熙十年大规模开始到乾隆四十一年止,堪称中国最大规模移民行动。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清朝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客家移民是仅次于湖广人的第二大移民团体。

  据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经历过大规模战事的四川省仅余人口九万余人。

  自明末起,流贼张献忠起事入川建立大西政权,地主武装、清军、南明军一起攻向起义军,之后明军内部争权夺利,战火不断。

  张献忠余部孙可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