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7没了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看到张居正这两天因为身体原因,一天根本就办不了多少事儿,朝政运转已经受到阻碍了。

  至于还有位顾命大臣,冯保终究是太监,陈皇后也不会放心把票拟之权交到他手里。

  冯保是司礼监掌印,负责对内阁处理的奏疏行批红之权已经足够了。

  隆庆皇帝大行不久,朝堂就成了这幅样子,陈皇后自然心里还是很焦急的,现在看到魏广德,自然抑制不住情绪。

  “说起来臣回京,还没有去宏孝殿祭拜先帝,实在有愧先帝隆恩。”

  魏广德微微躬身,语气颇为低沉的说道。

  “现在朝廷正是多事之秋,魏阁老入宫就先去内阁,这才是把社稷放在心上。

  如今陛下年岁尚小,一切还托付先生尽心维持。”

  李贵妃这时候开口说道。

  倒不是魏广德忘记去祭拜先帝,还真是因为内阁现在缺人,所以魏广德一大早就先去内阁看看情况。

  “今日请先生来这里,是因为先帝临终前曾有话要哀家带给先生。”

  陈皇后开口说道。

  听到这儿,魏广德立马躬身肃立,他以为隆庆皇帝有遗旨给他。

  不过和他想的不一样,陈皇后挥挥手,就有侍从偏殿里抱出一摞奏疏出来,站在皇后身侧。

  “魏先生,陛下临终前对我说,他曾让你私下写了多份奏疏,主要是你对朝中难题的解决之法。

  其中许多法子给他启发很大,但是.”

  陈皇后话说到这里,稍微犹豫后才继续说道:“朝中反对的声音很大。

  先帝曾就其中一些奏疏征求过其他老臣的意见,大多都因为祖制不得不放弃,但是这些困扰已经是大明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先帝曾想让高拱尝试对其中一些进行改革,所以在很多问题上都选择迁就高拱,就是要为他营造出一种气势,让外臣不敢轻言反对。

  但是天不遂人愿,先帝身体不行了,所以这个想法也就没法实施了。

  但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先帝希望能够在条件允许的前体下,尝试推动其中一些。”

  说到这里,陈皇后又指着那些魏广德曾上给隆庆皇帝的奏疏道:‘这些奏疏暂且先放在我这里,稍后我会一本本交给陛下阅读,对其中一些不懂的,到时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当初在裕的时候,先帝就曾定下,皇儿以后的教育全托付魏先生和张先生教导。

  如今这朝堂被我们孤儿寡母搞成这样,还请魏先生帮忙收拾。’

  闻言,魏广德冲陈皇后一揖,情绪略显激动的说道:“娘娘言重了,这本就是臣等该分担的责任。”

  魏广德从慈庆宫出来的时候,心中就在分析现在内阁的局势。

  隆庆皇帝在世时,咨询那些奏疏会找谁?

  八成就是内阁成员,包括高拱、陈以勤、李春芳等人。

  高拱这个人,怕是这些奏疏最有力的反对者。

  魏广德和高拱同僚这么多年,是了解他为人的,他一心想要把大明打造成明初的风清气正,海晏河清的场景。

  魏广德的改革,显然很多是对明初国策的改动,放到文官的眼里那就是改动祖制,而且这些东西大多对文官集团来说并没有带来什么利益。

  是的,没有文官集团的利益,虽然他们不至于就要举双手双脚反对,但也不会用心支持。

  至于李春芳和徐阶,还是算了,人都已经致仕,不在朝廷,就算他们反对也没用了,他们已经是过去式。

  张居正。

  这个名字一下子出现在魏广德心头。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