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3廷议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春芳、张居正等阁臣都下意识看了高拱一眼,随即快速收回视线。

  要知道,当初三杨掌控朝堂的时候,都从没有对廷议有过改革的打算,没想到高拱却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了这样的心思。

  廷议,其实就是朝臣监督内阁的一个手段,一个制约,如果真让高拱提出来,先不说皇帝那里的反应,就是下面的朝臣,怕许多原本支持内阁的官员都会改变态度。

  不过以高拱在内阁里的强势,虽然他这么说了,却没有人站出来指正。

  实在没必要和他在这件事儿上纠缠,毕竟看上去,好像高拱也只是临时起意,或许一会儿他就会发觉不妥,以后自己都不会再提了。

  要真站出来指正错误,说不好执拗劲上来,又要强推他的想法,那才叫麻烦。

  在明朝内阁为了大同之事焦头烂额的时候,大同这里的宣大总督王崇古和巡抚方逢时倒是没有这样的焦虑,但是心情也是很不好。

  当然,京城里波谲云诡的气氛,他们是完全不知道的,否则肯定也不会保持现在的好心情。

  他们也有担忧,那就是派出去的鲍崇德等人迟迟没有消息反馈回来。

  他们商议的计策得到了内阁的支持,而在大同他们就是一言九鼎的角色,即便还有巡按御史,他们也是不惧。

  何况,很多事情他们也并没有在大同城里闹得人尽皆知的程度。

  但是得不到俺答汗的认可,其实他们的第一步计划就算是破产了。

  这样的情况如果反馈回朝廷那边,他们担心自己的前途会因此受到影响。

  不清楚京城的局势,但内阁对他们未来仕途却有很重要的影响力,若是被内阁阁臣认为才能不足,那以后从大同离开,怕就只能去南京养老而到不了京城为官了。

  “都这么多天了,鲍崇德他们为何迟迟不见归来,哪怕只是派个人送条消息也好。”

  方逢时坐在右首对总督王崇古说道。

  王崇古其实心里也是不踏实,不过他可不会在方逢时面前显露出自己内心的焦虑,而是气定神闲答道:‘少安毋躁,这么大的事儿,就算他把我们的意思带给俺答汗,他想来也会反复斟酌再三,才会做出决定。

  何况草原广袤无边,要传递消息怕也不是那么方便。

  我现在更担心的是,他们到底有没有把话带到。

  要知道,这些年来我们两边交战,双方的仇怨已经结的很深,若是稍不留心,说不好在他们接触那些牧民的时候就’

  王崇古确实很担心鲍崇德一行人的安危,但绝对不是对他们的生死挂怀,而是担心话没有传到俺答汗耳中,凭白耽搁了时间。

  “总督大人,要不给边镇去消息,让他们在看到鞑子来袭扰的时候,问上一问。”

  方逢时想的很好,鞑子来骚扰边堡的时候,让军士问问明使的消息。

  王崇古只是看了他一眼,随即摇头苦笑道:“当初他们为什么绕道宣府那边出关,就是要避开当面的鞑子,直接去草原腹地,尽可能接近俺答汗的大营,通过草原上的牧民和俺答汗取得联系。

  鲍崇德的想法是对的,所以我认可了他的意见,让他这么做了。

  你去问当面那些鞑子,他们这会儿想的可不是谈什么,而是只想杀人掠货。

  鲍崇德他们要是真从大同北上,那可能就真的凶多吉少了。”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