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财政亏空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前在裕的时候,不管是他召见高拱还是魏广德,亦或者其他人,大家其实都是拱拱手行礼就行了,因此虽然已经做了几年皇帝,可依旧不习惯看到这些人在面前行跪拜礼。

  库府空而国计日绌,田野耗而民力不支,今日缺乏之故,供边之费固其大者。”

  海瑞就是官场上一个异类,没人愿意和他共事,这也全是因为他名声所拖累。

  “谢陛下。”

  在这个阶段,品级虽低却是实权派,手里一直都有实权。

  待路两边没有其他人后,身后的魏广德才紧走两步拉近和陈矩之间的距离,低声问道:“今日陛下召见就是为了兵饷之事吗?”

  一镇之兵足以守一镇之地,后因虏骑肆掠至兵不可守,增以募兵,募兵不足,增以客兵,调禁多于往时而坐食者愈众矣。

  “父皇在位时,就曾听说国用不足,之前的朕就不问了,就说朕登基三年来,户部到底收入了多少银子,又支用了多少银子,怎么国库会如此不堪?”

  “陛下可曾记得嘉靖四十一年时,林润林御史奏疏曾言,‘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米计四百万石,而各处禄米凡八百五十三万石。视输京师之数不啻倍之,年复一年,愈加蕃衍,势穷弊极,将何以支?’

  如果京营能够勾满,户部兵饷也增拨,那其他各镇也这么上奏又该怎么办?

  于是户部干脆就不和兵部谈了,而是直接把奏疏递到皇帝手里,让皇帝定夺。

  徐阶当然不会把到手的东西还回去,但是也知道需要搞清楚海瑞的打算再考虑应对。

  后世,很多人都以为海瑞因为秉公执法、刚正不阿的性格,所以到最后官很大,还得到了首辅徐阶的看重,不断进行提拔。

  奏疏到了皇帝手里,意见当然和大家的一样,也是觉得京营应该按制满编才是,于是大笔一挥,此事就算定下来了。

  也就是说,海瑞上疏后论功行赏的结果是从户部实权主事变为一个库管,负责保管印玺符章。

  之前已经说过,内阁处理政务,大多都是参照旧例执行,只有遇到没有旧例之事,才需要动脑筋想办法,拿出稳妥的应对之策,但这一样的事儿毕竟不多。

  不保海瑞,才是首辅失职。

  隆庆皇帝的教育里,除了经史子集,朱元璋定下的那些制度也是学习的内容。

  “朕看了户部过往奏报,从前朝启用老库,到今日老库已经耗尽,全都是兵饷所致?”

  陈矩又低声把近两日的情况说了下。

  徐阶并不知道海青天是怎么吹捧起来的,只是以为这人可能就是刚正不阿,所以有了青天之名。

  海瑞从教谕做起,后来升迁到知县一级,这其实已经是绝大部分举人能够达到的极限了。

  明朝执行的是军屯制度,一镇军屯足够养活一镇兵马,本不需要使用民粮和朝廷馈饷,不过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