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2退半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多,涉及土地庞大,那还有其他没有告上来的呢?

  不由得,海瑞也想起当初徐陟状告其兄徐阶的事儿,说的就是徐家子弟、家丁在外为非作歹、祸害一方。

  看着这些状子,除了田地纠纷就是商业买卖上的,就觉得头大如斗。

  江南的商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合股做买卖,而徐家就是其中非常活跃的一股资金。

  不过,这些生意做下来,时间长了往往就闹出许多风波。

  而徐家在官场上的影响力很大,所以这些官司的判决很多都偏向徐家。

  “东翁,徐家的事儿最好还是先放放,徐阁老里居乡里,这要是真查起来,事关重大,怕是要捅破天了。”

  海瑞门下的师爷还在帮忙清理这些卷宗,看着海瑞愁眉不展于是就过来说道。

  海瑞还未说话,那师爷又继续说道:“还有东翁想要推行的一条鞭法,以某之见,最好也别实施。”

  “为何?”

  海瑞不解问道。

  要知道江南地区推行一条鞭法是有很多成功案例可寻的,远的不说就说现在,江西那边就搞的很好。

  之前他下江南时,江西的奏报都被登上邸报,传遍大江南北。

  “东翁,这桌上的状子,还只是因为你“青天”之名就让他们前来递状纸,要是再把一条鞭法在应天十府推行下去,怕是会出来闹的更多,状纸怕是这一屋子都装不下了。”

  那师爷也是为自己主家着想,所以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

  至于原因,当然就是因为大明税法的变化,对于田地主人产生的巨大影响。

  “我知道江南投献之风盛行,难道真有这么多?”

  海瑞皱眉。

  虽然是举人,有官身,可从未给自己置办田地,毕竟一直在外漂泊为官,购置田地对他来说也没多大意思。

  至今,海瑞也不过在老家有田地几十亩而已,这也是为将来致仕后考虑才准备的。

  “东翁有所不知,就我听人说的,徐家产业之多令人咋舌,又说十余万亩,甚至还更多。

  这么多的土地,徐家凭什么挣下来的,还不就是周边大户投献吗?

  这里的状纸,涉及田地不过数千亩,还有几十处买卖。

  若是推行一条鞭法,怕是十万亩也挡不住。”

  那师爷压低声音说道。

  “让我再想想。”

  海瑞低头思考过后才说道:“状子都整理好,我明日再看。”

  说完话,海瑞就一步步缓缓走向后堂休息,不过也在权衡先前师爷所说之事。

  在一条鞭法改革之前,朝廷和地方官府除了征收田赋外,还要征收徭役,如里甲、均瑶、杂役等。

  由于徭役大多是按户征派的,为了逃避沉重的赋役,江南地区的很多民户选择了投靠仕宦大族,改换姓氏,成为后者的“家人”或者说是“仆人”,由此双方形成了主仆的关系。

  这样做的好处是,投献一方脱离了原先的户籍,寄籍于仕宦家,也就避免了徭役的征派,此后他不再交田税,却要向仕宦交租。

  而受献一方由于拥有优免特权,故而逃过赋役,再加上飞酒、诡寄等手段的运用从而逃避田税,可以攫取大量的经济利益。

  总之,它对投献双方均为有利,损害的只能是那些安分守己,又无法逃避赋役的普通民众,因为他们会承受因为一部分人“投献”而转嫁过来赋役的负担。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