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0岁入万万两的南宋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也是在守卫自家,可是明初分的那些军屯,早就被权贵和军官瓜分了,说难听点就是当兵养不活家人,保卫家乡的口号也喊不响了。

  这样的明军,能有战力才怪了。

  不过裕王已经把事儿做到这一步,看着李芳已经出了门,在门外守着,魏广德心中虽然犹豫,可还不能不说点什么。

  今日裕王来此,显然不是心血来潮,昨日殷士谵请假,又安排张居正去户部催银,看来裕王也不糊涂。

  踌躇中,魏广德只能权衡利弊后开口说道:“战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真实原因还是银子给的不到位。”

  魏广德这会儿已经有了说辞,打算说些情况,也为自己谋点福利。

  “大明从建国到现在,俸禄饷银一成不变,除了实物就是钱钞,而现在又大多折色,补给钱钞,但说发银子的话,官员士卒损失还不算大,可换成发宝钞.”

  “嗯嗯.”

  裕王听到这里微微点头,嘴里也轻声嗯了两声,表示自己理解。

  理解归理解,如果不是想有大作为,估计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毕竟被朱元璋定为祖制了,要改

  其实对当官的有利的话,估计没人会拿祖制说事儿,不过有利于官员就必然损害朝廷利益。

  说白了,折色就是因为朝廷没钱闹的。

  魏广德明白,裕王自然也懂,他的月俸里都还是有宝钞,那东西他多的是,可用不出去。

  至于魏广德,也不是没在宝钞上动过脑筋,可关键他对这些东西一知半解,要是这样上马搞纸币替代金银,他怕不小心把大明直接搞没了。

  开玩笑,用纸换士绅手里的金银,怕不是逼人家造反。

  不过魏广德说完话,裕王也明白了的意思,想要涨薪,这个他可不敢想,点头那就是银子。

  “上次那个谁就是那个调贵州的参将。”

  裕王忽然又说道。

  “俞大猷。”

  魏广德急忙答话道。

  “俞大猷,可他带人出去就能打胜仗,还是以弱胜强。”

  魏广德说当兵的钱发的少,所以打不赢仗,俞大猷的兵和其他边军没什么不同,可他就能打胜仗,这不是有点矛盾吗?

  “现阶段,大同兵怕是最能打的了。”

  魏广德不否认,不过也要解释下,不然裕王也容易误入歧途。

  “大同军那次出关作战,虽然往日军饷和其他边军一样,可是在板升的缴获,大多都分给出关士卒,这些人通过拼命,拿到相当于数年的军饷,全额。”

  说道这里,魏广德想想又说道:“之后对俺答部追兵的交战则更简单,输了前功尽弃,赢了名利双收,自然士卒愿意拼命。”

  那次在板升城的缴获甚丰,但是上缴有限,全因为李文进的关系。

  好吧,分好处,没有地方文官的认可,总兵、参将哪里敢像那次那样直接分发下去。

  李文进因此战有功已经进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