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3看宅子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浙江那边的缴获就好几万两,那边留了些银子打点,这边也有些打点,到你爹手上的绝对超过万两。”

  张宏福看到魏广德担心宅子太贵买不起,就在一边呵呵笑着打断他的话道。

  那笔财货的分配,在张宏福简单的几句话里魏广德就听出来了,自家老爹那笔收入也算不少了。

  其实在中国古代,有个很有特点的功劳分配模式。

  底层官员立功,但是功劳并不都是你的,你只是执行了上面的命令,功劳的大部分都是上级主官的。

  而在大明朝,在嘉靖年间,文官侵夺武将功劳的事儿也是常事,就更别说资财了。

  这次舅舅吴占魁和魏老爹在浙江从倭寇手里抢到的财货为什么急着运走,其实就是怕时间长了被更多人知道。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末为。

  从倭寇手里抢到财货,这个消息是不可能掩盖的,别以为是兵荒马乱的就可以胡作非为。

  所以这次的利益,他们是需要分润给九江卫其他指挥、浙江当地的文官,只有大家都参与了分钱,拿了银子,这事儿才算保险,没人能翻过来。

  这些财货你可以说是缴获倭寇的,该不该上缴?

  而这些财货也是可以查到主人的,就算查不到,编也能给你编一个出来,只要地方官找过来,看你怎么办?

  其实主要就是这次的运出来的缴获都是丝绸、棉布这样的大件货物,如果是金银细软到是好隐藏,可那些大头都被倭寇带走了,根本就没缴获多少。

  十多船的货物,消息根本不可能不走漏。

  几万两银子的收入,自家老爹到手一万两,舅舅那里肯定只多不少,大头估计还是被卫里和那边的地方官分了。

  当然,拿的最多的,可能还是舅舅和自己老爹,其他人虽然分了大头,可是架不住人多。

  想明白这些,魏广德也就不纠结银子的事儿了。

  “这处宅子不错,另外的和这宅子比起来怎么样?”

  魏广德问道。

  “这边看完了,我带你过去看看,说也说不清楚。”

  张宏福笑着说道:“这里面家具器物都是齐全的,也就是有点旧,要是觉得不好,直接换了就成,那边的跨院才是主院。”

  张宏福说着就带魏广德过去。

  “好好地,为什么要把内院分成两个院子?”

  魏广德好奇问道。

  “这里原来是那个同知偷偷纳的一房小妾住的,正院才是他和夫人住的。”

  “偷偷?”魏广德好奇问道。

  “官员纳妾你可以明目张胆吗?有大明律在那里。”

  张宏福笑道。

  被这一提醒,魏广德想起来,确实,朱元璋连手下纳妾都要管,只能是正室生不出儿子,年岁过了四十才准许,否则要挨打。

  不过这条规矩有,只是大家都偷偷违反,潜规则,大家都懂,只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

  “府学教授那边,我二叔已经打点过了,你入府学完全没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张宏福又轻飘飘丢出一句话来。

  明朝的基层官学就是县学和府学,府学设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设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学设教谕一人,训导三人。

  打通了九江府学教授的路子,魏广德入府学还真的就是十拿九稳的事儿了,资格毕竟是有的。

  。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