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一路高歌_调戏文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告道。

  试听量和下载量比例太惊人了。

  要知道,新歌上传的第一周,试听量绝对是增幅最快的一周。除非是一些经典曲目,不然的话第二周就会开始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许多公司只要营销的好,广告打的多,再加上明星本身人气就足够高的话,试听量第一周破千万的比比皆是。

  《晴天》七百万的试听量,放在企鹅音乐这种几亿人都在用的大平台,真的算不得什么。

  有的歌手选秀节目出道,趁着节目人气还在,立马推出一首单曲,单日试听量破千万的例子都有过!

  但下载量就不一样了!

  有的歌,大家听一遍就关了。

  有的歌,大家或许听完一遍觉得还行,那么就再听一两遍,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下载。

  所以试听量通常都是虚高的,更多代表的是这个歌手的人气,或者说代表着公司有没有好好营销和推广。

  甚至有过一些例子,一些人气歌手马前失蹄,出了几首烂歌,试听量高的惊人,但下载量却少得可怜。

  后期的试听量还会更加虚高一些,但第一周的数据绝对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的。

  一般情况下,十个人试听,一个人下载,那么这首歌的质量就还算可以了。

  五个人试听就有一个人下载,那么很好,公司只要不是没脑子,肯定加钱推广了,企鹅音乐或许都会帮这首歌打一下广告。

  因为这个比例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市场是接受这首歌的,这是一首符合大众审美的歌!

  但是,七百万试听量,四百万下载量,这是什么鬼?

  破了二分之一的比例?还有没有天理了?

  其中肯定夹杂着大量微博上的粉丝。他们老早就听过《晴天》了,所以肯定试听了一遍后,就立马下载,这也拉高了不少比例。但是抛开这些人不谈,这首歌的试听与下载比例,也绝对在4比1之间!

  那这就不正常了......

  “查一下,看看是不是购买了虚假数据。”组长道。

  这样的现象也不是没有过,有的人为了刷榜,是会购买虚假数据的,自己倒贴一些钱,先把歌顶上榜再说。

  几分钟后,数据就呈交了上来。

  “组长,数据没有任何异常。购买这首歌的用户都是些活跃账号。”数据工作人员有点懵。

  多少年没有看到过这种比例了?

  “奇怪了,把详细数据拿给我看看!”组长还是不信邪。

  他自己在电脑前面统计了一下详细数据后,也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除非这人不是用僵尸号买的数据,是真的给活跃用户钱,让他们来下载。但是,这么大的量,怎么可能做到?

  去给一百万个人钱,让他们去下载,然后拉高比例?

  别闹了!

  “把这首歌的数据拿给上面的小组,这种比例,完全有资格上首页的广告!”组长大手一挥,自己戴上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