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五十八章 北京之行(三)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贵国有这样的条件。”

  “但我国拒绝这样的称号,也不参与这场比赛。”周el说道:“如果这是尼克松为缓和中美关系所进行的前奏曲的话,我国不领情,会令他很失望吧!”

  “同贵国一样,在中美关系缓解这个问题上,尼克松也有国内的反对者。”黄历微笑着解释道:“这应该是打预防针,等到了实质阶段,不致令国内产生巨大的惊愕。”

  …………

  会谈终于结束了,黄历没有任何官方身份,双方也不必公开发表什么会谈纪要和所签协议,这在某些方面来说,给会谈双方都提供了方便。

  中国方面不想显得自己急于与美国缓和关系,虽然他们没有实力单独对抗苏联。所以,对于美国人通过黄历转达的信息没有过于明确的回复,只是表示原则上同意邀请美国高层来北京会晤,具体的时间会在与南洋联邦的大使级会谈中告知。

  当然,黄历并不是全无收获,利用公款旅游,大饱了口福还在其次,中国方面初步拟定在三五年内斥资四十多亿美元从南洋联邦引进一批先进的化肥、化纤技术设备,是报答他的帮助也好,是为推动中南建交也罢,这个双赢的方案令南洋联邦得到了一笔大订单。而作为新中国的第二批大规模引进,对提高中国工业的技术含量,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保证动工业的现代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黄历的随员及中国方面的工作人员坐在一起共进了最后一次愉快的午餐,紧张的气氛一点儿也没有了。叶帅通常是没有表情的,这时脸上也浮现出笑容。并在随后去机场的路上,与黄历进行了军事方面的探讨,并对南洋联邦的军力建设感到了吃惊。

  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南洋联邦可能会拥有三支航母编队,分别负责印度洋、太平洋、本国海域的安全。要威慑的主要对象也很明确,印度和日本。黄历或许有些夸大其辞,但这确实是比较乐观的估计和他心目中的计划。

  飞机从机场起飞,目的地直指巴基斯坦。黄历在巴基斯坦与中国之间穿梭的事情并不准备长时间保密,这一来一回尽管没有同中国取得对印度进行军事打击的任何协议。但消息一旦“泄露”,印度阿三肯定会疑神疑鬼,担心南洋联邦、巴基斯坦和中国已经勾结在一起,这对遏制印度人的野心大有好处。

  “……我们不应该对中国停止援助越共抱有幻想,也无法对其政策转变的时间作出准确预估。但与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国家继续隔绝是不可取的,如果我们保持意志坚定并认真负责地执行我们的外交政策,即使是那些风险也可以设法使之转变为对我们有利。如果谨慎地加以处理,我国的新的对华政策能够对莫斯科产生较长期和对我国有利的影响……”

  黄历停下笔,这是给钟可萍总统提交的情况说明。中国之行就这样结束了,该做的都做了,剩下就看自己的这次“旅游“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吧?至于美国人的殷切期望,黄历不禁微笑起来,被邀访问是早晚的事情,但不管是基辛格还是尼克松,都将上演一出野蛮人屈服于中国人的巧妙奉承和不着痕迹的殷勤款待之下的好戏。

  ……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