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午餐会晤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法国的替罪羊,陷入直接干预的泥潭,但这些情况是会象滚雪球那样的。正如艾奇逊在他的回忆录里写道:“我决定……既然我们干起来了,我就不再回头看了。”

  “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我们很愿意伸出援手。”黄历故意叹了口气,说道:“可惜现在我们的国力太弱,能够提供的帮助有限的很。”

  杜鲁门会意地点头微笑,这是要好处来了,早就知道这家伙是个不吃亏的主儿,果然如此。但此时需要便是价值,从南朝鲜方面得到的情报看,那位李总统显然对朝鲜战争初期美军的表现很有些失望,在私下里召开过会议,认为南洋联邦的军队应该留在韩国,作为对北朝鲜军队的威慑力量。

  但两位大总统讨价还价就有些分了,接下来的会议由双方带来的工作人员敲定这些琐碎事务吧杜鲁门还有些事情需要同黄历在私下里谈谈,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朝鲜战争停战以及对日和会等相关事宜。

  一战而扬威,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在亚洲或者东南亚,南洋联邦军队的战力为各方所侧目,让黄历的后续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谈总是要谈的,北朝鲜已经没有了再次发动战争的资本。”黄历斟酌着字眼说道:“而且红色中国在中朝边境的兵力调动,是一个不祥的预兆。但和谈可能不取决于北朝鲜的态度,虽然他们肯定对苏联很抱怨,但总要得到苏联的首肯,取得中国的支持。我们可以首先做出和谈的姿态,把球踢到北朝鲜方面,看他们如何答复。因为我们在三八线止步,舆论是有利于我们的,扩大战争规模的借口已经没有了。如果他们拒绝,并且继续叫嚣战争,将激起全世界的声讨和谴责。”

  杜鲁门沉吟了一下,派人叫来国防部长马歇尔,对于军事上的判断,显然他并没有太大的信心。

  “根据仁川登陆后的战果统计,以及对战俘的审讯,我们可以确认北朝鲜已经丧失了主力部队和大部分的重武器,工业设施也在轰炸中摧毁殆尽,想再动员起一支军队,在三五年内是不太可能的。”马歇尔很肯定地回答道:“他们现在肯定怕得要命,担心联合国军冲过三八线,对北朝鲜实行军事占领。但矜持总要装一装的,我们可以动用空中力量以轰炸促和谈。”

  “和谈虽然会有争议,但难以想象无穷无尽的红色中国士兵端着苏联造的冲锋枪漫山遍野冲过来的情景。”杜鲁门苦笑了一声,说道:“希望和谈能尽快成功,我们好在圣诞节前抽调两个师去欧洲,也希望南洋联邦能弥补由此造成的军事力量的削弱。”

  正如历史上麦克阿瑟对杜鲁门的评价:“象罗斯福那样敢作敢为、精神振作的人物已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走向权宜妥协而非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