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五章 黯淡的一周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美国很可能就得在没有联合国的支持下对朝鲜进行干涉——简言之,越南式的战争会发生更早一些。

  联合国安理会的会议按时召开,俄国代表马立克的座位仍然空着,那个强有力的美国决议被通过了。这是历史第一次一个国际组织决定用武力去对付侵略,第二天的美国社论就是这样提的,因为杜鲁门向韩队提供海军支援和空军掩护的决定在美国是大得人心的。当这个决定在国会宣布时,议员们起立欢呼鼓掌。白宫新闻团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热烈支持美国进行干予。甚至《芝加哥论坛报》也向总统祝贺,指出舆论一致支持他的立场。

  历史矛盾可笑的事不少,但很少比得这一件。国务卿迪安艾奇逊一直被人们严厉谴责为国际共产主义的工具,但他竟然对共产主义这样势不两立,甚至认为总统可以以美国三军统帅的身份,派遣美国武装力量来进行一场的战争,而不必征求任何人,包括国会的同意。

  但那些美国的共和党人高兴了一会之后,愈来愈发现战争并无可取之处,从此他们就绝不会让杜鲁门忘记他曾说过这是“警察行动”。用一句平凡的话来概括政策,只有在政策奏效时,这句话才起作用。如果租借法案失败的话,人们对罗斯福当年所说的“把花园浇水的管子借给邻居”的比喻,就不会客气了。不同之处在于,罗斯福当时的目标是要取得全面胜利,而在朝鲜的目标并不是要敌人无条件投降。它只是要停火,把侵略制止,这只是一种消极的目标,但这点在1950年六月还没有人看得出来。

  东京方面在星期四早发出的新闻公报说,南朝鲜六万五千名守军,伤亡和被俘已近半数。显然,伤亡这样不断增加,不能长此以往。也很显然,美国海空军部队的战术支援也不能扭转战局。事态的发展每小时都不同,愈来愈要求杜鲁门更多介入。

  从东京驻军总部传来的消息说,布莱德雷已飞往朝鲜,对战斗情况进行实地视察。这位将军到达汉江时,看到了军队对几条桥梁进行防御,但已经是最后的绝望的挣扎。这位将军在路旁的小山岗站了二十分钟,看着那些士兵溃退,难民们吁天抢地,北边的大炮却轰个不停。他的一位参谋后来说,他“看到了兵败如山倒的狼狈情景。”布莱德雷回到的美军总部,就向五角大楼拍发电报:“要守住现在的防线和将来有能力夺回失地,唯一的办法是把美国地面作战部队派到朝鲜战场。”

  这个要求终于还提出来了。这一周来,杜鲁门总统早就知道必然会提出这个要求来的,现在它终于在星期五早三时通过五角大楼一部电传打字机的滴滴答答的响声传来了。这让杜鲁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