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一章矛盾两方面_一个人的抗日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组织;在缅甸,大量华侨参加了缅甸民族英雄昂山领导的抗日队伍,与日军展开激战。

  而在西婆罗洲高举抗日大旗的自由党及其领导的铁血青年军,因为有广播电台的优势,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各支华人抗日武装的精神寄托。他们利用收音机收听来自远方的电波,从中能听到亲切的乡音歌曲,整理后的国际战事播报,只要电台还在工作,他们就知道西婆罗洲的抗日旗帜未倒,给他们不断提供着鼓舞和勇气。

  ………………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都有两面性,铁血青年军现在也面临着这样一种处境。一方面由于影响力的扩大,不断有新生力量慕名而来,他们翻山越岭,跋涉江河,躲过鬼子的哨卡盘查,冒着生命危险投奔而来;另一方面,日军加紧了布署,抽调兵力,筹集物资,准备对铁血青年军进行沉重的打击。

  付出代价,也取得收获,这是难以避免的结果。黄历也深知从现在到明年,也就是一九四三年这段时间,应该是战事最激烈,最艰难的时期。这是由国际大形势所决定的,正如中国大陆的抗战目前也同样面临着最困苦的局面一样。

  但风雨之后,才有更绚丽的彩虹。在战斗中成长壮大,在血火中百炼成钢,这是必须经历的考验。

  奥南村里喊杀冲天,即便是演习,黄历也要求战士们一丝不苟,完全当成实战来对待。

  烈日之下,黄历站在村外的大土堆上,用望远镜看着镇内的攻防厮杀。从现在来看,在巷战中,守方虽然人少,但并未显露败势。攻方无法充分展开兵力,而且不断遭到暗藏火力点以及踏雷、绊雷的杀伤,伤亡很大,举步维艰。

  “尽管双方都熟悉了地形,但防守还是比攻击更有利。”区忠放下望远镜,下着结论,“我记得第一次演习时,攻守双方的战损比应该是一比三,甚至快达到一比四了。”

  黄历嗯了一声,依旧举着望远镜在观看。虽然攻击一方不占优势,但在运用战术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因为不是实弹演习,结果还是有相当误差。谁胜谁败对他来讲,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掌握巷战要领的程度。

  就在前两天,军工部门通过水路,用平底船运来了一批枪榴弹,这让黄历对巷战取胜的信心更强了。

  枪榴弹这种东西,早在一九零八年便在英国问世,叫做黑尔枪榴弹。但由于黑尔枪榴弹存在着使用安全性差、杀伤威力小等缺点,并没有被英国及其他国家军队所采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枪榴弹在走出了采用碰击发火和尾管插入枪口的老式设计思想后,才在枪榴弹的结构上出现了一些非常新颖的构思,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在二战前和二战中研制生产枪榴弹并装备军队的国家有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士、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十几个国家,弹种则主要有杀伤枪榴弹、破甲枪榴弹和发烟枪榴弹等。。.。

  更多到,地址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