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三章 这个飞行装置,搭上电池就可以直接起飞了!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者的也是不容易确定的。

  如果放在几年前,材料选择根本不是问题,因为他们根本没有选择。

  现在就不一样了,超导材料工业公司,生产了好几种超过120k临界温度的超导材料,都可以直接用在工业上。

  临界温度不同,材料的性态也不一样。

  有些材料能够承载的电流强度高,但受环境影响的波动也大,临界温度相对也低一些。

  有些材料符合后两者要求,承载的电流强度相对低。

  不过可选择的材料还是有限的,王浩去了超导材料工业公司,只花费了一个小时就确定了一种新型材料,工业代号为‘cw013’。

  ‘cw013’的临界温度为147k,所能承载的电流强度也不低,也符合超导电池制造设计需求。

  这个需求的基础,指的主要是高功率‘转变输出’。

  之后实验组就开始进行储能线圈的设计论证。

  如果只是提升线圈的储能效率,方法当然是有很多的,但最关键的是平衡储能效率和安全稳定性问题。

  储能线圈所处的环境非常特殊,高磁场、内部持续高电流以及温度都会带来影响。

  不管是瞬间过流、热扰动等,都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就是储能线圈的失超问题。

  在原来潘东的团队里,梁静叶就负责解决失超相关的问题,而王浩的团队底层设计完善,并没有遇到失超问题。

  现在设计全新的储能线圈,就必须要考虑检测以及安全平衡问题了。

  在储能线圈的设计问题上,王浩的做法就是不断的召开论证会议,针对每一个问题,让相关的负责小组拿出解决方案。

  那当然不是直接的解决方案,就只是一些在问题上的想法。

  这还远远不够。

  技术小组不可能想出完善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王浩还要针对每个问题和很多人进行讨论,有些问题一讨论就是很长时间,还会让其他的技术小组人员发表看法。

  这种论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王浩针对每一个问题确定了设计方案。

  实验组很多人都参与到了储能线圈设计论证工作中,当然也包括梁静叶,她是王浩的助手,是全程参与论证工作的,中途还提出了不少的想法。

  在一段时间的工作后,梁静叶就发现了奇怪的地方。

  储能线圈的设计工作是很复杂的,每一部分的设计都要牵扯到很多的因素,有些问题想要解决,几乎不可能想到完美的方案。

  但是,王浩总是能确定一种设计方式,即便这种设计方式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他还是会确定下来,之后就进入到其他问题的讨论。

  最开始,梁静叶觉得针对某些问题,王浩对设计方案的确定有些仓促,还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之后她就得到了刘明坤的提醒,“小梁啊,我知道你肯定有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