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0章 家与国2_肌肉大导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意思?

  前面的故事或许让人有些失望,但随着陆易扮演的角色,提出的观点越来越明确,剧情也越来越扣人心弦。

  仿佛,一瞬间,洪水在恋人的争吵中,在温馨的家庭晚餐上,在爷爷和远在外地的孙子通电话,在政府的会议中爆发。

  美丽的华夏大地上,原本过着宁静生活的老百姓,如遭当头一棒。

  在所有人慌乱、紧张,不知该如何是好的情况下,政府出面,军队出现,一辆辆的军车载着子弟兵们,投入到抗洪抢险的第一线。

  那种踏实的感觉,从戏里延伸至戏外,就是最好的主旋律电影。

  而营造出这种氛围感,靠的就是前期的铺垫,让观众觉得一众角色是现实里存在的,他们的经历就是“我”的经历。

  虽然特效不多,但足够真实的还原度,还是令放映厅的观众一阵惊呼。

  当孙宏雷开着军用卡车,义无反顾的冲入决堤,用车辆来加固时,连坐在董熹身边的大领导都忍不住问道:

  “这是特效还是真的?你们是怎么做出来的?”

  “电影特效,是我们自己的团队做的,今年上映的《功夫熊猫》就是他们负责的。”董熹低声的解释道。

  听他说是自家的技术,大领导满意的点点头:“就是要保持这种态度,国外有的技术我们也可以有!”

  说完后,大领导又提问道:“花费不菲吧?”

  “嗯,按帧来计算的,不过相比于国外的成本,还是能够接受的。”

  听完董熹的话,大领导沉吟了一下:“国家对这方面的支持力度还是可以的,你回去整理下材料交给上面。”

  董熹一听,这是要报销的意思,连忙点头答应道:“明白,明白。”

  两人在低声交谈,现场的观众却是目不转睛的盯着大银幕。

  《惊涛骇浪1998》前期的节奏很慢,但是后期的节奏异常的快速,剪辑就如同洪水滔天一般,让人目不暇接。

  因为前期的节奏已经很慢,如果后期还不提速,那么不但时间不够用,还会给人一种流水账的感觉。

  而且剧情方面,也进入到收尾的阶段,正如董熹所言,催泪打动人心的最好方式,就是角色的自我牺牲。

  前期铺垫的众人,不论是董熹、王宝強还是潘月明、孙宏雷,在电影里全部壮烈牺牲。

  就拿董熹的角色举例,他是在帮助群众转移的过程中,冒险将孩子托到大树之上,自己则被巨浪卷入了洪水之中。

  而此时,曾丽扮演的妻子,则在医院中产下了对方的遗腹子。

  有死亡,才会有新生,一代代生生不息。

  可以说前期有多温馨,后来就有多残酷,更何况这些角色都是有原型的。

  电影的最后,时间线再次回到6年后,曾丽牵着的小男孩所处的环境,也彻底的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所谓的郊外不是踏青游玩,而是一片墓地所在,墓碑上刻着几个大字:抗洪英雄李建成(1969—1998)。

  小男孩李洪生向着墓碑举起右手,做着稚嫩的敬礼,同时旁白声再次响起。

  “我没有见过父亲,但在母亲的口中,他是一个很伟大的人,是一个英雄!”

  “幼儿园的老师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回答说,是接过父亲手里的接力棒,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

  影片结束,没有虚无的去讲大道理,但却通过生命的延续,将家国情怀透露出来。

  仿佛“哗~”的一下,压抑了整场电影的情绪彻底崩塌,一片片更咽。

  伴随着音乐声,一段段真实的影像出现,或许在米看电影前,观众会认为这是一个个数字,但现在所有人都明白。

  这些数字背后,曾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请收藏:https://m.zhoud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